我是一個大二的女孩兒,在一個陰盛陽衰的專業里摸爬滾打,在一堆女孩里生活著。
兩年前,抱著對大學的美好向往,抱著純真來到一所二流的大學。幻想著要想偶像劇里那樣交一堆朋友,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如果再談一場美美的戀愛那就太好了。也許是高中的苦海讓我們對新的大學生活充滿著無限的向往與追求。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內心還是很開心的,因為終于不用在每天挑燈夜讀,不用再提心吊膽,終于不用再偷偷摸摸而且帶有負罪感的玩手機了。
由于女生多男生少,所以女生大一住八人間大二再換成六人間,而男生一來就是豪華的六人間。古人云,人多嘴雜。況且像女生宿舍這種地方簡直就是菜市場。不過,還好我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漸漸的我們八個人也越來越熟悉,越來越了解。但是,也都能感到這種關系是不同于高中同學的,在高中的時候一起上課,一起吃飯這是日常,而到了大學,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做的,想加入的社團,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是個人忙個人的。對于剛上大學的我來說很不適應,也許已經習慣了有一個好朋友在身邊,遇到好玩的也會不自覺的叫到那個人的名字,沒回都感到很失望。越來越熟悉的宿舍也會漸漸出現不滿意的地方,雖然不會有大的問題,但是再背對人的地方,總會有人討論著,誰起床的聲音太大,誰又沒洗澡,誰怎么著了,然后一通怨言。而且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些怨言非得兩個人說才行,最好一唱一和,這樣兩個人就會莫名的形成一種默契。我不習慣這樣的生活,這樣讓我感到很壓抑,我開始找各種方法排解,為了少的加入爭端我開始學會自己去圖書館,自己去吃飯,自己做什么。當然也有過失望難過,特別是當你回到宿舍發現門鎖了,而你沒有鑰匙的時候,會感覺有一種特別的悲慘!不過還好大一快過去了。
在大一快要結束的時候,分宿舍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八人間分為六人間,意味著有兩個人要被拋棄,或者有不同的分法。以至于延伸除了三五分,四四分等等,這個時候你不得不佩服女生的智商,我們班一共有五個女生宿舍,這一場撕逼整整用了一個星期,每個宿舍都體現出了自己不同的矛盾,而且大家都還要顧慮盡量不要為敵因為以后三年還要低頭不見抬頭見。我們宿舍雖然有一些小矛盾總得來說還是團結的,其實最為難的還是宿舍長,這意味著她要拿出魄力來決定如果分,怎樣分,記得那天上的是軍事理論的課,一下課她們五個就回了宿舍,我們三個在教室里自己,其實也是為了躲避這種為難的事情,后來班里所有的宿舍都分了剩下我們還沒有拿主意,我們決定投票,票數最多的四個人一個宿舍。這樣看似完美的解決了問題。那幾天每個女生都是沉重,疲累的表情,我看了看教室黑板上的話,是《致青春》里的那句經典話語,青春是場遠行,回不去了;青春是場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場傷痛,忘不掉了。也許這句是成長,我安慰著自己。
大二新加進來兩個同學,不約而同的形成了兩個朋友圈,我們四個她們兩個,漸漸的熟悉了,雖然不再拘束,可是朋友圈并沒有改變。我們一如既往的背地里討論著誰怎么樣,誰會不會生氣,誰不會這樣那樣想,知道有一天我談戀愛了,我開始慢慢的把重心偏向男朋友,一方面我想多跟他了解,另一方面我想躲避這樣的矛盾。但是卻引發了更大的矛盾,跟我一起走的舍友變成了跟另外一個人走,所以就剩下一個人落單了,有時候我們也會一起去吃飯,談到這些問題,失望的神情不由自主的在她臉上浮現。我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要怎么安慰她。
慢慢的我明白了女孩子,是要獨立的,不一定去廁所,去圖書館,去吃飯,都要有人陪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不是她不顧及你,而是她有她的打算。我想跟那些在大一對友情不適應的女孩兒說,沒事兒的,試試一個人,也挺好的。就算一個人也要學會開心,學會跟自己玩,這也算一種成長吧!我們要學會尊重每一個人,也別像個孩子似的不停的八卦著別人的事情,留一點空間給她們。宿舍之間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尊重與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