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究竟需不需要天才?
這取決于你想寫的是什么。如果寫的是鴻篇巨制,例如長篇小說,史詩巨構,或者是詩歌,那天賦顯然是需要的。如果寫的只是散文、隨筆、應用文、小品文、短篇小說、中篇小說,或者是電影劇本,甚至電視連續劇,那么可以通過努力和訓練,達到合格以上的水平,而并不需要太多的天才。
自古以來,寫作這件事被搞得很精致,也很神秘,有些過度精致,神秘得有點近乎巫術了。其原因是很多人相信,寫作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好的,而是少數有稟賦的人的特權。所以,一部文學史,就是一部對天才的吹捧史,也是一部后輩永遠在追趕但徒勞無功、最終不得不創新文體的歷史。
實際果然如此嗎?未必。天才固然是有的,但是訓練卻是必不可少的。
就拿莎士比亞來說,大家都覺得他是一個天才,可了解他歷史的人就會發現,他的天才更多是刻意訓練的結果。莎翁組織了環球劇院,他每天面臨的問題,跟每個上班族一樣,就是如何賺錢養活劇團,養家糊口。為了吸引觀眾,戲劇必須好看,而好看在維多利亞時期的標準就是要有華美的文詞,要在舞臺上充分調動觀眾的想象力,要帶給觀眾無法重復的觀賞體驗。為此,莎翁不是躲在家里,日復一日寫劇本,而是在舞臺上跟演員一起琢磨,什么樣的劇情,什么樣的臺詞,什么樣的舞臺調度,才能讓鬧嚷嚷的劇場安靜下來,才能讓今天來過的人不但不給差評,而且明天還帶朋友來。這一切都是市場激勵和淘汰的結果。
我去年參加了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翻譯工作坊,在歐文導演的指導下,終于第一次看懂了莎翁戲劇。以前,看那些大段獨白,不知所云,以為只不過是哈姆雷特王子、麥克白在臺上抒情,展示劇作家段文采。經過歐文講解才明白,原來這些獨白段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試圖說服觀眾。
而且,莎士比亞的臺詞都是自帶舞臺提示的,人物的喜怒哀樂,目光所指,都包含于臺詞之中。這些臺詞,不是莎士比亞在家苦思冥想寫出來的,而是經過長期的舞臺實踐,一點點改出來的。這句不行,換一句,此路不通,換一條。沒有市場的錘煉,沒有長期的舞臺經驗,莎士比亞不會成為莎士比亞,他要么高居廟堂之上不接地氣,要么像他同時期的別的劇團一樣,演出一些神圣劇或世俗戲劇,但不會為俗世留下經典。
如果寫作是可以學習的,那么什么樣的學習方法效率最高?經過人們長期實踐,至少有兩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第一,是費曼方法,又稱費曼技巧。
費曼(Feyman)是著名的物理學家,以絕頂聰明以及愛開玩笑而著稱。實際上,費曼方法不是他提出來的,而是后人總結出來的。簡單地說,費曼方法的精髓是,你真正掌握了一門知識的標志是能夠給別人講出來,如果你還不能講授,說明根本沒有真正掌握。敢說你懂相對論?好吧,用你自己的話,給我講一遍吧。根據費曼方法,如果講著講著發現在一個概念上卡殼了,那就專攻這個概念,該查書查書,該學習教材學習教材。等所有的概念都通了,這個知識點的堡壘,你才算真正攻克了,可以向下一個目標發起進攻了。
第二,切片學習法
切片學習法,也叫馬格南攝影學習法,都是我自己給取的名字。
切片學習法,就當一門知識,沒有現成的有效的理論,需要從眾多成品中自己總結的時候,就需要把眾多的作品,進行切片歸類,學習的時候,不是一個作品一個作品地學,而是一類切片一類切片地學。
我用學攝影的經驗,加以舉例說明。
馬格南(Magnam)是總部在巴黎的世界上著名的攝影組織,布列松、馬克呂布等人,都是這個組織的成員,其攝影代表了世界紀實攝影的最高水平。我在學習攝影的時候,曾經下載過一個馬格南4000張照片的數據包,當時我突發奇想,這是多么現成又有效的攝影教材啊。
我馬上把這些照片進行了分門別類,根據畫面的構成,可以分為:
1 只有一個人的照片
2 有兩個人的照片
3 有三個人的照片
4 有四個以上的照片
5 開會照片
6 沖突照片
7 ……
經過這樣切片分析,我心里就有了一條條公式,當畫面中一個人的時候,怎么構圖,兩個人,又該怎樣構圖……當然,學了之后,要馬上實踐,而且不能貪多嚼不爛,一段時間,只能練習一二條公式。那一段時間,我天天拿著單反出去掃街,也不多拍,就做簡單重復的練習。拍回來之后,就對照馬格南的照片,看看自己拍得是好是壞,好在哪兒,壞在哪兒,應該怎么改進。
而國外很多教學都采取這種辦法。根據我從一位在美國學習編劇的留學生那里得到的信息,美國的編劇課基本沒有教材,尤其反對使用《故事》、《救貓咪》之類現成的編劇理論書。他們也不是讓學生對著IMDB 250看成一個電影250,也很少整個電影來分析,但會截取某一場(scene)分析一下。
無獨有偶,我參加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翻譯工作坊,也是用這種分析場景的方法,讓大家開竅。而一個人的天眼一旦打開,就可以自己獲取進步與生長的力量。
總結:
寫作需要才華,但不需要特殊的天才。只要找對方法,多加練習,就可以掌握技巧,成為文字匠人(Wordsmith)。
尤其對于愛好寫作的人來說,要記住寫作的好處大大的。
寫作可教可學,只要降低期望值,成為合格的作者,都不成問題。
費曼在致康涅狄格州的奚帕的信中說了一段話,可以跟大家共勉:
“如果你有任何才干,或任何工作吸引你,就全力去做吧,把整個人投進去,像一把刀直刺入到刀柄,不要問為什么,也不要管可能碰到什么困難。”
關于轉載問題:請統一聯系我的經紀人南方有路。
想與我進行更深入的交流請點擊《好中文的樣子》寫作私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