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貓吃魚
這個夏天有點不同。
話不多說,先安利各位一段視頻吧,哦,對了,記得先去拿個碗哦,不然口水會漏的到處都是嘛~
每年,魚兒們都會找機會聚到一起互相分享成長的樂趣,當然除了行業分享,美食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于以往,今年我們決定自力更生,大家合力為我們自己做上一桌好菜。
分工6月初的時候就有了安排,斌哥,我們魚缸的大姐夫(大師姐劉逸青是其夫人)負責搞定主食餃子,我來負責搞定晚宴的菜肴。
聯系了一個海邊的朋友,在他的幫助下搞定了一桌的食材,石斑魚,黃翅,黑節蝦,小魷魚,帶子,海膽黃,金梭,金鯧以及各類不知名的雜魚。
待所有食材拿出,一場戰斗也就拉開了帷幕。你看,包餃子的,處理蘆筍的,刮魚鱗的,和面的,洗蘑菇的,還有拍照的…廚房里忙的熱火朝天。
最后在眾人的合力下,我們來看看最終的成品吧。
享受完美食,我們再來看看下面幾位童鞋分享的參會心得,來看看大家飽餐后是什么樣的姿勢~
《魚缸分享篇》:作為一個“極其神秘”的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圈子,除了美食之外,我們更有各領域的干貨分享和探討。每次聚會,大家都能彼此促進和提升!昨天戴老師帶來了她的兒童家具設計研究報告,其他同學也分享了諸如兒童閱讀、商業模型設計、數據采集與產品開發等內容,半天多的時間里大家充分地交流和分享,從學術理論到行業實踐!“樂于分享,互助共進”是魚缸的理念,用體驗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
PS:這次活動,來的大多數是缸內互聯網領域的大拿們,作為傳統行業的我客串了把活動組織和主持工作,收獲頗豐,也感謝羅嘉怡(上海交大在讀碩士,魚缸研習社社長)在內容分享方面的組織支持。
第一屆交大魚缸分享會,戴老師的用戶研究干貨滿滿。半年時間5名研究員22個真實的樣本,研究所得的用戶模型庫完全免費開放給公眾。
BTW,看這一屋子專業到不能再專業的設計師們,自豪得不要不要滴。
戴老師家缸聚歡樂多 作為魚缸大姐大,帶了個女婿進缸,4年時間他儼然成長為缸聚組織方和大廚了,退居二線的趕腳真不錯??????魚缸這個品牌今后要正式運營了,盛夏七月第三周末定為魚缸生日,生日快樂??,未來請大家一起期待!
魚缸分享會完滿結束~感謝“占領互聯網半壁江山”的師姐們的精彩分享,感謝大廚們的海鮮大餐,不僅喂飽了胃還喂飽了腦袋。很幸運能夠遇到魚缸里的每一位,很感謝缸主戴老師明燈魚般的指引。
非常開心的魚缸聚會,感謝戴老師的一路指引提攜,感謝師兄師姐分享傳承,期待下次大家再次相聚。
每一次缸聚都能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
幸福的是聽到這么多學習和思考的分享;
幸福的是能吃到各位chef們的海鮮大餐;
更幸福的是成長路上身邊有這么一群魚兒們的互助陪伴,和缸主戴老師前方的指引~
畢業2年,大家都還如同校園時代一樣,學習、分享、互幫互助。希望魚缸越辦越好,魚兒們不忘初心,自由遨游~
參加過的最撐(食物+干貨)的一次聚會, 被學長們的廚藝和學姐們的分享所深深折服,要爭取下次不再只當吃瓜群眾希望魚缸可以越來越棒。
認識魚缸缸主戴老師,是我人生中很大的幸事!能真正找到一位對在校學生認真負責,在畢業后能成為人生導師的也只此一位!人生路途漫漫,很高興和魚缸缸主和魚兒們一起成長為更好的樣子!
最后的最后,如果您對我們魚缸還不太了解,還不知道我們魚缸是干嘛的,別急,下期我們就來好好分享下魚缸的歷史由來,各位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