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
在講肖肖尼之前呢,我們先看一下美國的印第安部落分布,因為整個美國大陸當時有非常多的部落,肖肖尼 包括 未來要講的易洛魁 都是其中比較大的部落聯(lián)盟而已。注意,是聯(lián)盟,不是帝國、也不是城邦什么的。
這張圖首先小字的基本上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小部落,然后五大湖這邊呢,是一個50個小部落的聯(lián)盟(首領是Iroquois 易洛魁), 然后在現(xiàn)在德州的Apache是其中最大的部落,他們與白人抗爭達數(shù)世紀,也是最后一個投降的部落。
然后我們的主角肖肖尼(ShoShone)在美國的大盆地中央。
先說一下大盆地(Great Basin)吧,這是美國西部科迪勒拉山系中的高原性內(nèi)陸盆地。西為內(nèi)華達山脈,東為瓦薩奇山脈,北面是哥倫比亞高原,南邊為科羅拉多高原。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塊狀山脈(海拔1800—3300米)及其間許多盆地構成。然后氣候干燥,年降水量100—350毫米,植物稀少,可能和我們青海省比較像吧,只能以放牧為生。所以相比較東西海岸的森林呢(當時是一大片森林,美國人發(fā)展這么快肯定是砍木頭獲得錘子的LOL).
雖然這個區(qū)域大部分都屬于沙漠生態(tài)圈,肖肖尼人的活動范圍卻主要位于郁郁蔥蔥的森林山脈和山谷中。部落的領地也包括了許多湖泊,例如大鹽湖和太浩湖(這個大陸最大的高山湖)。肖肖尼人活動范圍內(nèi)的沙漠則包括布萊克巖、大鹽湖、塞維爾沙漠、煙溪沙漠、莫哈韋沙漠、索諾蘭沙漠以及內(nèi)華達州的大鹽灘。這個區(qū)域內(nèi)的氣候差距很大,從干燥的沙漠氣候到濕潤的高山氣候,從南部的華氏100度到北部的華氏0度。豐富的植物和動物也為肖肖尼人提供了充沛的食物來源,尤其是叉角羚、長耳鹿和平原野牛。由于肖肖尼人扼守了這穿越大盆地的唯一通道,所以和白人的沖突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美國現(xiàn)在印第安保留地圖,然后第220號 wind river保留地是現(xiàn)在肖肖尼人保留最多的地方,也美國第七大印第安人保護區(qū),占地約3500平方英里,共有兩萬三千多人口。 但是風河保護區(qū)在美國很有名,卻是主要是因為它極高的犯罪率、嚴重的吸毒問題和可以合法傾倒有毒廢物等,這里的幾條街被媒體評為美國最危險的地方。(走進風河保護區(qū))
當然啦,風景也是很美的。風中的河流
肖肖尼歷史
肖肖尼是幾千年以來一直居住在北美西部土地上的數(shù)個原住民部落的總稱。
語言
肖肖尼有一句諺語:Sutummu tukummuinna 沒有很準確的翻譯大致是:“我不懂你的語言,你也不懂我的語言,但我們能相互理解。如果我看到你留下的足跡,我不需要踩著你的腳印也能前進。”遺憾的是,這幾句肖肖尼的古老諺語在白人來到美洲之后失去了準確性。
肖肖尼語是猶他-阿茲特克語系的Numic一種,也是肖肖尼部落區(qū)別于其他印第安部落的主要特征。肖肖尼語旗下的方言有多種,但并不太影響不同方言部落之間的交流。在肖肖尼的極盛時期,他們的土地北至北愛達荷,南到北亞利桑那,西起東加利福尼亞,東至西蒙大拿。
遇見白人之后(后面會有詳細描述)
肖肖尼人和白人之間最初的接觸涉及到1805年時劉易斯與克拉克遠征隊借道西行,以及1820年時毛皮捕獵者和交易商到達洛基山脈。隨后到來的是白人移民,尤以摩門教徒在肖肖尼的腹心——鹽湖城的定居最為出名。在那之后的三代人時間里,肖肖尼的酋長們奮力與美國軍隊作戰(zhàn),試圖取回他們失去的獵場。雖然他們的抗爭十分勇敢,但還是以失敗告終:1890年時,最后一個肖肖尼部落被美國印第安事務署強行遷徙到了保留地中。
人口分布
隨著時間的流逝,肖肖尼人逐漸分為3個子族群:
-
在西部是“無馬”肖肖尼人,主要聚居于內(nèi)華達州,也有一些部落分布于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后者即世代居于死亡山谷和帕納明特山谷的蒂姆比瑟肖肖尼人;
Western Shoshone traditional territories 北部肖肖尼人,或“有馬”肖肖尼人則橫跨愛達荷州、北猶他州和西懷俄明州;
東部的風河肖肖尼人則居住于懷俄明州、南蒙大拿州和西科羅拉多州。東肖肖尼人的部落由于天花的傳播,大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肖肖尼人因病而亡;所以在美國白人到來之前,東肖肖尼人已經(jīng)只剩數(shù)個小聚落了。
1700年開始,肖肖尼北部的黑腳族(Blackfoot, 詳情請看最上面的部落圖)部落聯(lián)盟,以及肖肖尼東部的蘇族、夏安族和阿拉帕霍族具備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充足的戰(zhàn)馬,他們聯(lián)合起來,逐漸將肖肖尼人向南向西逐去。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東肖肖尼人移動到了今天的西德克薩斯州,演變?yōu)榱丝坡腥耍恍v史學家也由此認為科曼切人是肖肖尼的第四個子族群。
白人的到來
西肖肖尼人一直與西班牙殖民者和墨西哥移民共同居住,到1800年時已有好幾代人。第一次有明確文字記載的接觸發(fā)生于1805年,那時劉易斯與克拉克遠征隊奉杰弗遜總統(tǒng)的命名前去探索新購買下的路易斯安那地區(qū)的西部和北部的地形。由于萊姆哈伊的肖肖尼原住民首領薩卡加維亞的存在,這只探險隊與北肖肖尼人相處的非常愉快。與此同時,著名的探險家們,例如詹姆斯·“吉姆”·柏瑞哲,也已于1820年左右來到了洛基山脈,并在風河、綠河和蛇河流域建立了一個每年一次的毛皮交易集市,這個集市從1825年開設,到1840年結束。在這段時間內(nèi),來自懷俄明州、蒙大拿州、愛達荷州和猶太州的肖肖尼人不僅獲得了商品和武器,還逐漸熟悉了白人的生活方式。
隨著毛皮集市到來的還有各式拓荒者們,然而這些礦工、農(nóng)場主、生意人等與肖肖尼各部落之間的關系并不像探險者和肖肖尼之間的關系那樣友好。美國政府通過路易斯安那交易“購買”到了肖肖尼人生活的西部和北部地區(qū);1848年,美墨戰(zhàn)爭后簽訂的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又將肖肖尼人居住的剩余所有土地都割讓給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小道和俄勒岡小道這兩條美國西部直通太平洋要道更是直接從肖肖尼的腹地穿過。之后,加利福尼亞(1848年)和蒙大拿(1864年)新發(fā)現(xiàn)的金礦、以及內(nèi)華達州卡姆斯托克的銀礦又讓無數(shù)拓荒者和淘金客涌入這片地區(qū)。
白人對肖肖尼土地最大的入侵發(fā)生在伯明翰·楊時期。為了躲避在密蘇里州和伊利諾伊州遭受到的宗教迫害并建立一個基于信仰的共和國,伯明翰·楊帶領他的摩門教徒于1846年來到了大鹽湖地區(qū)(之前的幾個世紀中,雖然猶他人和北肖肖尼人在此狩獵,但從未建立過永久性的聚居地)。
到了1847年12月時,已經(jīng)有2000摩門教徒定居下來,未來的10年內(nèi),還有大約七萬人坐著大篷馬車趕來。楊決定在這里興建圣徒大教堂(即摩門圣殿),鹽湖城也隨之環(huán)繞建起。自此以后,摩門教傳教士就以這個盆地為中心開始向四周傳教。
合作與抗爭
肖肖尼各部落之間對美國擴張的反應有很大區(qū)別。
東肖肖尼的酋長華謝基與白人保持了十分友好的關系,1851年,他在女婿詹姆斯催促下,他參加了位于拉臘米堡的大議會,在那里他簽署了與美國人在風河區(qū)域合作進行狩獵和露營的協(xié)議。1868年時他又與班諾克印第安管理署簽訂了一份新的協(xié)定,美國政府同意他在任意地區(qū)選擇一塊大約三百萬英畝的土地作為保留地,這是歷史上唯一一塊由印第安人自主選擇的保留地。
總的來說,西肖肖尼人一直與進入他們土地的白人拓荒者和礦工和平相處。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所處的土地幾乎都是干旱的沙漠和沙丘,并不適宜定居。西肖肖尼人也缺乏東肖肖尼和北肖肖尼人的尚武精神,愛達荷州和俄勒岡州的肖肖尼人一般靠放羊和捕野山羊艱難度日,而內(nèi)華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肖肖尼人則是原始的狩獵民族。這些不超過200人的小游牧部落都在1880到1890年代之間逐步被遷往位于內(nèi)華達州的小保留地中。
與東西肖肖尼人完全不同,北肖肖尼人對白人的侵入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在最早期的時候,北肖肖尼人還能與摩門教徒和平共處,因為摩門教的長者默許用食物和物資來補償肖肖尼人在打獵和伐木上受到的損害。雖然零星的沖突時有發(fā)生,但在1847年至1850年代之間,肖肖尼人與摩門教徒之間大致上維持了和平態(tài)勢;50年代之后,大量涌入的大篷馬車和淘金者搶走了肖肖尼人的大部分獵物。1859年時,猶他區(qū)印第安事物管理人雅各布·富爾尼認識到了移民帶來的巨大沖擊,他這樣寫道:“印第安人...由于白人的進入,開始變得食不果腹。”處于絕望和饑餓中的肖肖尼人開始襲擊落單的農(nóng)場并盜走耕牛,而這反過來加劇了摩門教徒與肖肖尼人之間的摩擦,補償給肖肖尼人的食物和物資日益減少了。
首領波卡特洛
波卡特洛生于格勞斯溪附近(今日的猶他州西北部)。他早年的生活狀況和經(jīng)歷現(xiàn)今已經(jīng)難以尋找。波卡特洛成人大概是在19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之間,大概是在伯明翰·楊帶領的摩門教徒來到猶他地區(qū)的1847年時當上部落酋長的。波卡特洛很快成長為一名著名的戰(zhàn)士和智者。
然而在他成為領袖的時候不得不面對白人人數(shù)的快速增長、草原被開辟為農(nóng)場、以及源源不斷的淘金者大軍。
反抗
雖然波卡特洛酋長在聽到斥候報告敵軍接近后,帶領自己的族人離開了山谷,獵熊和其他幾位酋長認為這件事可以通過談判和平解決——至多是肖肖尼人進行一些賠償罷了。然而,康納并沒有發(fā)起一場談判,根據(jù)目擊者的報告,在肖肖尼人試圖反擊后,美軍軍官失去了對自己部隊的控制,事情最終演變?yōu)榱艘粓鐾罋ⅰM罋⒅箷r,已有大約500名原住民被殺害,大部分都是非戰(zhàn)斗人員,這件事也由此被稱為熊河屠殺。獵熊酋長死于此戰(zhàn),剩下的9位酋長在薩格維奇酋長的帶領下投降。根據(jù)1863年7月簽訂的布克思·埃爾德條約,他們的部落全部被強制遷入保留地中。躲藏了5年以后,遭受嚴重饑荒和減員的波卡特洛部落也被迫向美軍投降,并被限制于霍爾堡保留地。
19世紀50年代開始,搶劫大篷馬車和落單的農(nóng)場、以及盜竊耕牛牧馬之類事件開始增加。不管這些事究竟是由土著流浪漢、白人逃犯還是不安分的肖肖尼人做的,波卡特洛總是被指責為這些事情背后的指使者。接下來的幾年內(nèi),白人拓荒者和原住民之間發(fā)生了數(shù)起武裝沖突和謀殺。在1862年反抗達到高潮,那年波卡特洛親自率人劫掠了一輛通過愛達荷州中南部巨巖城的大篷馬車,幾天后,肖肖尼人又在蛇河附近攻擊了另外兩輛馬車。
內(nèi)戰(zhàn)期間的林肯政府擔心達到西海岸的通信被切斷,又不確定摩門教徒的忠誠度,于是命令美軍開進這片地區(qū)平亂。命令康納領導的美國第三加利福尼亞步兵團開進這片地區(qū)平亂并在鹽湖城修建軍事基地。1862年10月,康納領導著一支部隊從加利福尼亞出發(fā),在鹽湖城東面3英里處修建了一座軍事基地。
與此同事,數(shù)個肖肖尼部落來到卡奇山谷參加一年一度的冬季宿營。另一次由同盟部落獵熊酋長發(fā)起的劫掠激怒了康納和他旗下的第二志愿騎兵團,他們前往卡奇山谷,那里有包括波卡特洛部落在內(nèi)的數(shù)個肖肖尼部落聚集。
雖然波卡特洛酋長在聽到斥候報告敵軍接近后,帶領自己的族人離開了山谷,獵熊和其他幾位酋長認為這件事可以通過談判和平解決——至多是肖肖尼人進行一些賠償罷了。然而,康納并沒有發(fā)起一場談判,根據(jù)目擊者的報告,在肖肖尼人試圖反擊后,美軍軍官失去了對自己部隊的控制,事情最終演變?yōu)榱艘粓鐾罋ⅰM罋⒅箷r,已有大約500名原住民被殺害,大部分都是非戰(zhàn)斗人員,這件事也由此被稱為熊河屠殺熊谷屠殺(Bear River Massacre)。
之后美軍繼續(xù)他們的平叛行動,他們在大盆地地區(qū)域反復掃蕩,試圖抓住逃走的肖肖尼酋長、尤其是波卡特洛。躲藏了5年后,波卡特洛被迫向美軍投降——因為他的部落已經(jīng)無法再在疾病和饑荒中堅持下去了。根據(jù)1868年簽訂的柏瑞哲條約,波卡特洛同意交出部落狩獵地的三分之二、允許白人建造的公路穿越部落領地、并將自己的部落遷移到霍爾堡保留地中。作為補償,美國政府承諾將每年給予他價值5000美元的食物和物資。
保留地的生活
美國印第安管理署幾乎從未遵守過承諾,送來的食物補給大部分已經(jīng)壞掉,每年應給的現(xiàn)金也基本不會兌現(xiàn),保留地的土地又不適合耕種。因此,在被限制于保留地的年份里,疾病和饑荒讓原住民的數(shù)量大幅減少。1875年是一個十分嚴重的災荒年份,波卡特洛只好帶領他的族人來到位于猶他州奧林郡附近的一個摩門教傳教士的農(nóng)場,在那里他們幫忙播種了小麥、玉米、土豆和蔬菜。他希望通過讓整個部落信仰摩門教來換取收獲季節(jié)時的他們幫忙播種的食物中的一部分。然而,白人拓荒者們并不領情,他們要求波卡特洛回到保留地內(nèi),必要時甚至將訴諸武力。
對此,波卡特洛又一次感到自己被欺騙了,他和他的人民也因此拒絕了基督信仰。此時的波卡特洛已經(jīng)60多歲了,日益不滿的他逐漸淡出了保留地事務。他的身體狀況也在不斷的走下坡路,最終于1884年去世。按照他生前的遺囑,他的尸體穿上了全套戰(zhàn)斗裝備,和他身前心愛的衣服、戰(zhàn)刀、火槍和18匹馬一起,被葬在蛇河的最深處。
肖肖尼特色兵種
-
探路者 Pathfinder
能力:1. 土著語言 (可以選擇遺跡結果) 2. 不受地形影響
在美國大平原和落基山地區(qū)生活著美洲土著們中有些人非常善于探路和偵查,他們一般是所在游牧部落偵查的主力。這些探路者通常有著不同的頭銜,主要工作包括搜索獵物和敵人、探索移民道路、刺探地方情報和保護冬季獵場。探路者的技術嫻熟,因此許多強大勢力也招募他們作為向?qū)Ш统夂颍缙た颂貞?zhàn)爭(1637-1638)時期英國馬薩諸塞殖民者們就曾得到了納拉干人和莫西干部落的幫助。然而,隨著前線戰(zhàn)事的消失和對美洲土著的限制,探路者們逐漸消失了。
-
科曼切騎兵 Comanche Riders
作為游牧民族存在的科曼切人在長期與其他印第安人、墨西哥和美國拓荒者的斗爭中逐漸發(fā)展起了騎戰(zhàn)文化。科曼切男孩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開始訓練騎乘耐勞的平原馬駒。科曼切騎兵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黑曜石尖制的長矛,可以對敵人的步兵單位造成極大殺傷,除此之外他們還配有弓箭或者更后期的來復槍。他們的主要戰(zhàn)術是游擊戰(zhàn):從18世紀初襲擊西班牙在新墨西哥建立的哨站一直到1875年最后一支科曼切人被美國軍隊擊敗。
至于他們有多強,可以看這個視頻,雖然有點假。 誰才是致命的武士:科曼奇印第安斗士VS蒙古騎兵
后記
接下來會有對各個文明的介紹,盡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