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一個小鎮,是位于大別山六安市的一個山區小鎮,因為每年從這里走出去參加高考的人數過萬,每年在校生是當地常住人口的數倍,。。。這是一個讓每個經歷過高考的學子都耳熟能詳的地方,就是毛坦廠中學。
我想每個從這里走出去的學子估計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個小鄉村,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成就很多學子的大學夢,曾經慘敗的夢,選擇了這里重新拾起,將最寶貴的青春汗水灑在這片土地上,去滋養人生未來的路。為什么家長孩子選擇了這里?為什么這個學校打出了聲響?為什么。。。?很多人都有疑問。
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就像是一個高考工廠,學生們就是原料,高考就是一道檢驗程序,檢測從學校出來的產品是否符合大學這個市場的要求,如果滿足不同層次的市場條件,恭喜你,皆大歡喜,可以進入大學,當然進了這里不是都能實現每個人的大學夢,也有很多失落的人。正是這樣一個地方,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可能,并且在他們心里是一種極大的可能,都抱著很大的期望來到這里,不管結果如何,都選擇了這塊土地。這個地方將很多孩子的棱角都磨得圓滑了,我想這也是很多孩子冥冥中所要接收的,不僅僅是毛中的孩子們,同樣也是接受應試教育下的中國孩子們,就是這樣一種教育制度,磨滅了孩子們的很多天性,當然我不敢評判說這是一種好處還是壞處,因為對未來我們都是一無所知的。
要說好處就是對于那些思想比較極端的孩子們,也許就是這樣一種經歷讓他們不會去過早接受他們所新奇的事物,比如戀愛、性以及混社會。。。讓他們能在未來的日子里接受高等教育,感受不一樣的風景,或許人生就在此刻發生改變,與沒經歷這樣的歷練會發生截然不同,當然還是前面說的,這只是一種可能,不過從大樣本中發現,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群體所從事的工作以及所接觸的人群可能與這些離開校園較早的人群在某些方面是大有不同的,不過也是有很多特例的,在此處我要強調一點就是,接受了高等教育不等同與你能收獲更多的金錢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也不一定代表你的精神層次或者你的素養一定高于另一個群體,因為每個群體也是有特例的,而在我眼里,我接受了高等教育,我只認為我看見了有些人沒看到的別樣風景,并且這也是我喜歡的風景,并且我對很多事物具有有些人拿捏不到的觀點,這個想法是來自于與家邊的未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的人們交流發現的,發現他們的很多思想還是比較片面,說的難聽點就是狹隘。所以我欣賞高等教育這段時間路上的風景,我想這也是每個學子向往大學的原因之一吧,這也就是段頭提到的對某些孩子而言,高考是一種好處。對這些成績本來就很好或者說很想進大學的而發揮失利或者就是本來上的了大學卻想進更高學府的學子的好處就是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機會,為未來再博一次。
要說壞處,這個我不敢發言,因為我的閱歷也是很年輕且有限的。但是為了自己更好的未來或者說是為了自己期望的未來,放棄眼下的一些東西也是值得的,因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嘛,當然這里魚和熊掌的標準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一樣的,想起了高中就有班級的尖子生學習好,還戀愛,還喜歡玩,或許在我們這些普通人眼里他就是人生贏家,因為在我們眼里的魚和熊掌他都得到了,或許在他自己眼里也失去了一些喜歡的東西。人生不僅是在這個階段失去了一些東西,在以后的道路中也同樣因為一些事物放棄另外的一些喜好,我想這就是生活吧。Life is not a destination, is a journey.
看著片子中的一些鏡頭,有些許感動,不知道是因為鏡頭里的情景讓我對高中生活又有一絲的留戀,還是片子中的家長對孩子的殷切期盼。反正看完之后心里有很深的觸動,還想再回到那個時間,好好的再感受一次充實的生活,雖然每天都沒有什么變化,都是一個模式,但是還是喜歡,不像別人說的那種累,我那個時間以及至今回想起來也沒感覺到累,或許真的是每天過得都一樣,并且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因為擴招進的高中,當然高一的時候給自己定了二本的目標,那個時候還是比較高的,所以也是很認真的,就這樣一步步的往上走,如愿考上了安師大,也是不辜負這沉重的擴招費,也是對家人最好的慰藉吧。高中三年,跟她的相處,我不知道算不算戀愛,或許就是大多數人眼里的早戀吧(爸媽說知道那時的情況,只是沒有點破),并且兩人之間也有很多甜蜜的時刻,這就成為了我生活的動力,而不是生活的轉移點,并沒有影響我的學習,反而我有時候會想,會不會因為是這樣影響了她,讓她又經歷了一次高考,今天還在想,那個時候堅持讓她學理科,也許別有洞天。
總結身邊的例子,我個人覺得高考的確是能夠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軌跡的,而小學和初中的教育我覺得更多的應該側重于素質,對一個孩子的修養很重要,一旦一個孩子的修養或者知識面足夠了,到了高中知道了他對未來的期許,或許高中就能更加自覺的投入到學習中,不需要更加嚴格的監督等。此處就提一筆,未來對我的孩子,在前期階段我要更多的精力是在他的個人修養上面,不想毀了他的童年,如果他自己有足夠的興趣去學習課外的東西,我也要支持,所以說作為父母,尤其是新時期的父母,也要不斷的去學習新東西,這樣才能適應小孩的全面發展,從現在開始,要保持一個學習新知識的勁頭。不僅僅是為了孩子,還有工作也是需要的,與人交流等都是需要的。
看了紀錄片有所思所感,記錄一點此刻的記憶~
明天獻血,到這就停筆吧,后面有思考再記錄。
資環樓336
2016年6月6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