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書是《記憶力心理學》。
或許你沒有看過也沒有聽說過這本書,但這本書的作者你一定聽說過——赫爾曼·艾賓浩斯。
沒錯,就是那個耳熟能詳的“艾賓浩斯曲線”的提出人。也叫記憶保持曲線或遺忘曲線。
艾賓浩斯是19世紀的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是西方心理學的泰斗級人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用實驗的方法,對記憶進行研究的人,其中最受人矚目的貢獻,就是發現了記憶保持曲線。
《記憶力心理學》是他最著名也最經典的一本著作,是記憶心理學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本關于記憶的研究記錄報告。作者揭示了記憶的規律,以及增強記憶的方法。是一本解釋記憶奧秘的百科全書也是增強記憶的科普教程。也是基于這本書的理論,衍生出了現在市面上聽聞比較廣的記憶宮殿,圖像記憶法等各種專業的記憶方法??梢哉f這本書所揭示的記憶的規律就是記憶的底層邏輯,就是記憶最根本的道。
一、記憶是什么?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有時候我們回想某些知識,只要集中注意力,馬上就可以回想起來;
有時候某些知識不需要回想就會主動的跳到你的腦海里;
但有時候你絞盡腦汁使勁的回想,卻怎么也想不起來,突然某一天某一刻看到某一個場景或某一個物體時,又突然想了起來?
是不是覺得記憶真是個神奇的東西。那么記憶究竟是什么呢?是精神還是物質,還是某種能量?
艾賓浩斯認為,記憶是物質和精神的結合體,但記憶本身或者說記憶的基礎肯定是物質。
我們把內容儲存在大腦中,這是依賴于物質;當我們用意志力調取儲存的記憶,讓記憶的內容顯現在意識中,依賴于精神。
因此。記憶力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記憶的存儲能力,一個是記憶的提取能力。
艾賓浩斯提出:記憶的必要條件是識記、保持和重復。
也就是說,內容從識記到保持,再到重復這一個完整的過程構成了記憶。
識記是對內容的識別和初始記憶的過程;保持是對內容進行長期記憶的過程;重復是隨時隨地提取記憶的內容的過程。
識記和重復體現的是記憶的存儲能力,重復體現的是記憶的提取能力。
因此卓越的記憶力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卓越的記憶存儲能力,一個是卓越的記憶提取能力。
二、如何提高記憶的存儲和提取能力?
1、內容的識記
識記是記憶的基礎,是記憶存儲的開始,是對內容的基本特點進行劃分和認知,從而在頭腦中形成一定印記的過程。
因此提升記憶存儲能力,我們首先就需要對內容的識記過程做到最好。
按照意識是否參與,識記可以分為無意識識記和有意識識記。
無意識識記是一種無意間的較為深刻的記憶,比如我們小時候被狗咬了一口,于是長大后每一次看見狗就會想起小時候被咬的經歷;再例如我們某一次騎車轉彎速度太快摔倒了,于是后面每一次轉彎的時候都會想起被摔的經歷,于是降低速度。這就是無意識識記。
你會發現無意識識記,其實是一種經驗的習得。這種經驗的習得,記憶會很深刻,但是它有一個不足,知識的系統性無法保證,你會發現這些記憶都是片段式的記憶,不連續,不成系統。
有意識識記是帶著目的性,需要調用我們的意志力,對目的的實現進行計劃的安排和規律地部署。比如我們需要記憶一篇文章就需要帶著這樣一個目的,然后一段一段的背或者一句一句的背,或者通篇閱讀多遍的背。因此有意識識記可以依照自己的目標讓知識更加的系統,目的性更強,效果更好。
按照對內容本身的含義是否理解,識記可以分為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
機械識記就是不了解內容的含義或者找不到內容間存在的聯系,被動地死記硬背。它需要消耗更多的腦力和精力,考驗我們的意志力。比如我們死記硬背一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如果意志力不夠強,背著背著就堅持不下去了。
意義識記就是有理解力的參與,通過分析整合和加工內容,能夠深刻理解內容的含義,或者能夠找到內容之間存在的聯系,或者找到內容與我們已有的知識之間的聯系。因此意義實際可以讓記憶的過程更加有趣,更加輕松,持久性和效果更好。
因此識記的過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有意識識記和意義識記的結合,即有意識的意義識記。
艾兵浩斯研究發現,以下技巧可以高效促進有意識的意義識記過程,從而提升記憶能力。
(1)強烈的刺激,集中注意力
比如我們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所獲得的新鮮感和成就感,會讓我們提高學習的欲望,從而集中注意力。
(2)心境平和
復雜的心情或者過于激動或者過于低沉的情緒都會影響注意力,不利于記憶。
(3)積極的心態和良好信念。
如果一開始我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得到,那么我們記憶的效果就會得到神奇的提升。
(4)理解內容,產生聯系
充分理解內容,并且把一些晦澀難懂的內容與我們過往的有趣的經歷產生聯系,可以高效促進記憶。
(5)充分聯想,編成歌謠或口訣
不管記憶的內容是什么,想方設法把內容形象化,想象成一幅幅生動的圖畫或者場景,或者把內容編成一些有趣的歌謠或者口訣,是促進記憶很有效的方法。
(6)化繁為簡
如果記憶的內容很復雜,量很大,可以把整體分解成很多個小的組成部分,將記憶進行分段。
2、記憶的保持
完成對內容的識記后,緊接著就是記憶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記憶的保持,即形成長期記憶。
什么是長期記憶,如何做到長期記憶?
艾賓浩斯提出,根據記憶的時間長短,可以將記憶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就是記憶持續的時間非常短。過了一兩天或者一小段時間,大部分內容會被忘記或者全部忘記。比如,很多人都會有的感受,上大學的時候,平時不學習,等到期末考的前兩天集中注意力突擊復習,也感覺學到了所有的知識考試也都通過了,甚至得了高分,但是一畢業之后發現大學白上了,什么都沒有記住。再比如我們經常會遇到的“舌尖效應”,一兩天就要答辯了或者演講了,于是突擊復習一兩天,這樣的突擊復習確實有效果,但是在答辯的時候就會出現明明記得很熟或者明明記過,但是話到嘴邊又說不出來的情況。
長期記憶就是記憶持續的時間很長,短則幾天,長則終身。我們只有把內容轉換成長期記憶,在需要的時候才能隨時的提取和應用。
前面所說到的內容識記的過程,也屬于短期記憶,如果不轉化成長期記憶,過不了多久,我們識記的內容就會被遺忘掉。
那么這些短期記憶的內容多久會被遺忘掉?是以怎樣的形式被忘掉的呢?
帶著這個問題,艾賓浩斯做了大量的實驗研究。經過無數次的假設和實驗驗證。艾賓浩斯根據遺忘與時間的關系,提出了“記憶保持曲線”(也叫艾賓浩斯曲線或遺忘曲線)。
即記憶的內容如果不及時復習,它會隨著時間呈現不規則的速度遺忘。剛開始遺忘速度最快,隨著時間的推移速度減慢直至歸零。當遺忘的速度歸零的時候,即使記憶當中還有一小部分內容,但是這些內容也是被封藏起來的,無法提取。
基于記憶保持曲線,艾賓浩斯提出了克服遺忘形成長期記憶的方法:
在遺忘點前復習學過的內容,遺忘點就會消失,達到終身記憶的目的。
于是“351-351復習法”應運而生。
即當我們對內容識記完成后。需要在3小時內整體復習記憶一遍,然后是5小時、10小時、3天、5天、10天內復習記憶,經過6次的整體復習和強化。長期記憶就會形成,對該內容的記憶力就會相當深刻。
復習的方式有以下:
(1)自我檢測
通過檢測識別內容記憶的薄弱之處并及時強化。
(2)準確的回憶
通過回想的方式,準確的回憶所記憶的內容,及時強化卡殼的部分。
(3)講給自己聽
通過口述的方式回憶自己的內容。
(4)積極的討論
和別人討論所記憶的內容,從而發現自己所忽略或者薄弱的環節,及時補充和強化。
而反復的復習中,不僅形成了長期記憶,而且促進了我們對記憶的提取。因此內容的存儲能力和提取能力在長期記憶的反復復習中得到顯著提升。
三、總結
1、記憶是內容的識記、保持和重復的過程。概括為記憶的儲存過程和記憶的提取過程。
2、有意識的意義識記可以顯著提升記憶的儲存能力。
3、“351-351復習法”可以克服遺忘,將記憶形成長期記憶并顯著提升記憶的提取能力。
寫在后面
《記憶力心理學》是讀書人一歸分享的第一本書,之所以會分享這本書。是因為我們后面會分享很多本書,里面會涉及各種各樣的思維方式,原理,方法論或者知識經驗等。而如何把這些書中的精髓有效的吸收并應用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前提條件就是我們能準確的將書中的這些精髓形成長期記憶,并且隨時能夠準確提取出來。磨刀不誤砍柴工。希望后面我們在學習一些新的方法,新的思維方式,新的知識和經驗的時候,我們都能夠利用“351-351復習法”將對應的知識形成長期記憶,并且隨時隨地的提取出來,從而真正有效地提升自己,實現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