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2017年的1月份都快過完了。但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過了春節才算是進入了新的一年。家里洗洗涮涮,張燈結彩,都盼著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看晚會、放鞭炮接年。
身邊同齡的朋友聊天說,現在不愿意過年,過一年老一歲,以為自己還年輕呢,仔細一想都馬上奔四了。是啊,我也以為自己還是18歲呢,腦子里的思緒不自覺地就飛回了年輕時日子。
那時候的日子雖然也有少年強說愁的苦澀,但天空始終是晴朗的,呆在自己給自己織的五彩世界里感受歡樂、惆悵、清醒、迷茫,為追尋自我過著精神純粹的日子。
人到中年,整個人都泡在生活的五味佐料里腌制著,拉扯著孩子,顧念著老人,像高峰期坐公交一樣為了給自己的心靈找個棲息地,擠來擠去尋找縫隙。忙碌的時候,人跟轉輪鼠籠子里一圈一圈徒勞奔跑的松鼠差不多,它原地練了體能,我們原地耗掉了精力。
人到中年,這個話題被人提起的時候總是很沉重。為什么沉重呢?
年輕的時候去醫院看望病人、去火葬場向辭世者告別,回來告訴自己,人生短暫,要及時追求卓越,奮力拼搏?,F在去完回來,告訴自己,我得硬硬實實地活著,為父母盡孝,陪伴孩子長大,守護好我的家。年輕時候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把夢想擦拭得透亮透亮的,笑容也透亮?,F在覺得自己和大多數人都一樣,在不知道盡頭的路上熬著,為了以為是其實可能不是的“前進”堅持著。
其實,人到中年這個話題也可以輕松。為什么輕松?(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