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開頭分享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來自caoz)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 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 以為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往往在圈子內部流通.
對于商業圈來說, 這沒什么問題, 商業行為的套利基礎在于信息的不對稱. 但是對于科技、法律等需要公共經費支持或者受公眾輿論影響的行業, 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很多在專業領域取得成就的學者, 安于書房或實驗室, 沒有發出聲音, 聲音最大的反而是一些半吊子的讀書人, 結果造成外行的隔閡和誤解.
卡爾.薩根是個例外, 不但在自己專業領域內(天文學)做出了卓絕的貢獻, 生前也一直致力于科學普及, 他經常在幼兒園、移民慶典、黑人社群發表演講, 也參加電視節目, 在大學舉辦講座等等. 為什么這么做呢? 他的道理是我們的社會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科學和現代技術的基礎上, 如果人類中只有極少數人對其原理有一點膚淺的理解, 我們又怎么可能成為成熟社會中有責任感的公民, 并在面對挑戰時做出理性的決策呢?
向公眾普及科學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由學校得到的經驗, 對于特定的知識點, 看懂和會做題并不是真的懂了, 能夠講出來并讓別人也聽明白, 才算作真正的理解. 布道者首先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 除此之外, 也需要考慮接受者的能力和品味, 從微信公眾號的傳播來看, 很多流行的文章并沒有體現出多少高級智力活動的特征. 讓公眾明白并接受自己的觀點需要非凡的耐心和同理心.
《卡爾.薩根的上帝》是卡爾.薩根一系列努力中一環, 書的內容來自作者在蘇格蘭吉福德講座的講稿. 在講座中, 作者發表了自己對科學和宗教之間邊緣區域的觀點. 所謂的邊緣區域, 指的是宗教教條中由現代科學證偽或者無法通過科學思維證實的部分.
比如宗教中關于人的起源, 認定人類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制造出來的. 如果把目光投向星空, 就很容易指出這個觀點的薄弱之處. 太陽系中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并沒有空氣, 上帝跟我們一樣也有鼻子需要呼吸, 但是他為什么非要把自己局限在地球上呢?
比如人類是道德的動物, 這一點經常被用來作為上帝存在的證明. 但是深究起來這個觀點同樣很可疑, 很多動物擁有行為準則, 利他主義、亂倫禁忌、對幼崽的慈愛等, 這些本能的出現與其說來源于上帝的設計, 不如說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因為擁有這些本能的群體更容易讓自己的基因延續下去.
又比如人們遇到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或者超出理解范圍的事物時往往會歸因為神跡. 對此, 卡爾.薩根也作了很好的說明.
在各個時代都有很多偽造的神跡、預言和超自然事件, 他們要么被相反的證據揭穿, 要么因其本身的荒謬站不住腳, 但是這足以證明人類有一種追求不尋常和非凡的強烈傾向, 所以我們對此類傳言應當給予合理的懷疑. 明智的讀者可能會說, 奇怪的是這類奇妙的事件在我們的時代從來沒有發生過, 但是所有的時代都有謊言毫不奇怪.
…在買二手車這樣的小事上人們尚且會這么做, 在神學、倫理學、道德、世界的本源和人類的本性這些問題上, 難道我們不應該堅持至少同等的懷疑和審視?
書中涉及到的主題還包含了天文常識、生命起源、外星智慧、以及宗教體驗等等, 全書行文流暢、幽默, 閱讀起來就像跟充滿智慧的長者對話一樣.
剛開始我不太明白, 作者為什么費這么大勁寫一整本書來說明上帝是否存在, 至少在小學階段我就已經懂得, 所有的宗教偶像都是虛幻的. 后來我開始意識到宗教在西方社會占據著特殊地位, 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但是很少有宗教能夠克制自己不對天文學、物理學和生物學發表意見, 在這些方面, 宗教得到的結論和得到結論的方式往往和科學相沖突 , 科學相信的是證據, 而不是盲從和信仰.
最后推薦一下作者其他著作《魔鬼出沒的世界》, 《暗淡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