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資源匱乏的時候,一共就這么多東西,你拿多一點我就少拿一點,于是大家為了食物爭得你死我活,戰爭也經常發生。如今資源豐富,你想拿多少就拿多少,所以我們不要擔心這個了。以前的思維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今社會,如今需要的是一種互惠互利的思維,就是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是是一種思考方式,更是一種思想。
兩家有合作關系的企業,想要合作的更長久,那他們的合作結果必須是雙贏的。一方如果因為自身利益而傷害了對方的利益,那這個關系必會馬上破裂。我們平常處理人際關系也是一樣,想要和他人長期合作,必須建立雙贏思維。
你開服裝連鎖店。某店長做得還不錯,但是你知道,她對自己的薪水并不滿意。終于有一天,她約你來談了,說生活壓力大,提出要加薪50%。
這時你是同意呢,還是拒絕?同意呢,公司運營成本就會拉高,別人也可能過來提加薪,這可能導致虧損,你肯定不愿意。不同意呢,她可能離職,你失去一個好的幫手,或者她下次還會過來提加薪。這個問題就挺難抉擇的,這時你可以想想什么方案可以雙贏,讓她賺的多,你也不會虧損。
你可以對她說:每家單店的經營,最終都是要看利潤。有錢賺,大家都可以多分?,F在你負責的店,每月利潤穩定在大約2萬元左右。你如果漲50%的薪水,它就幾乎立刻虧損了。你看這樣,我們把2萬當成正常利潤,從下個月開始,單店利潤超過2萬正常利潤的部分,你和團隊拿60%,公司拿40%。那60%,由你來分配。這樣好不好?
用雙贏思維去處理事情,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哲學。
運用雙贏思維的兩個基本思路
1、做大增量
雙贏的目的,不是分蛋糕,而是做大蛋糕,是在不損害他人的前提下,改善自己的,或者彼此共同的利益。這種整體更加獲益的狀態,又叫“帕累托最優”。
上面提到的給店長的激勵方案,就是用做大增量的方式,使彼此都獲益。
2、互補存量
我國的一帶一路政策也是這種雙贏思維,我們產量過剩,需要去庫存,周邊欠發達國家產能不足,需要存量,于是這樣的合作就大家都歡喜。
唯品會的模式就是,幫企業去庫存,幫用戶省錢,自己也能賺錢,達到三贏。
生活中、工作中處處存在雙贏的哲學。細心觀察,你會發現,經常運用雙贏思維做事的人更受歡迎,運用雙贏思維經營的店鋪生意更好。
去海底撈吃火鍋一般是需要排隊的,排隊是很無聊的,于是他們在門口擺些桌子,買些棋牌,再送些小零食,讓這樣客戶排再久都愿意。進入吃飯的時候呢,給你熱毛巾,防油煙的布,還幫你照看小孩。提供這樣的服務的回報就是,客戶愿意花好價錢體驗。這就是雙贏的典型例子,你懂得了其中的精髓了嗎?
生活中很多讓你覺得虧本的事,如果利用雙贏思維去思考,可能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例如,我們買菜時經常會砍價,有些人為了幾毛錢,可以和賣家砍很久,有時還爭得面紅耳赤,不僅浪費時間,還影響心情,這樣的結果其實你是虧本的。如果你爽快付了錢就走,就不會有那些負面的結果,賣家也能賺到他該賺的,這不就是雙贏嗎?
如果你經常思考:“怎么創造更多的共贏機會”,那你就會是那個“會搞事兒”的人,會在人群中樹立威望,大家都會愿意跟你合作。如果你同意我的看法,就去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