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幸福!”這是六歲的兒子跟我和妻子的抗議。
兒子上一年級了,妻子跟兒子約定好每周一至周四不能看電視、不能玩手機,寫完作業就睡覺,生怕他看電視看到太晚,第二天早上起不來,耽誤了學習,兒子可能是出于新鮮欣然答應下來。
開始一段時間還好,周一到周四中午到了家吃過飯,要么睡一會覺,要么就把玩具都搬出來自己玩一中午,至于晚上就更單一了,吃過飯就開始寫作業,寫完作業就鉆被窩睡覺。
那天晚上,我有事回來晚了一點,回到家兒子已經睡著了,臉上花里胡哨的,一看就是哭過,妻子正愁眉苦臉地看著兒子發呆,見我回來,妻子沒等我開口搶先跟我說起了事情的經過。兒子回到家就開始耍脾氣,飯不肯吃,作業不肯做,一直說自己不幸福不快樂。爺爺嚇唬了一回,兒子居然沒被嚇退,依然不依不饒地說自己不幸福不快樂;媽媽哄了好半天,兒子也不買賬,堅持說自己不幸福不快樂,最后哭著鬧著睡著了。
聽妻子說著,我坐在兒子身邊,摸了摸他哭花了的臉,呵呵笑著跟妻子說:“小孩子家,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快樂啊!不過,是不是我們要求得過分了啊?”妻子點點頭。
第二天,我送兒子去上學,到了學校跟兒子的老師說了事情的大概,老師也笑了,說:“孩子多聰明啊,這么小就會用幸福和快樂造句子了,你們那樣要求這么小的孩子,可能他真的會不幸福不快樂,孩子們在一起也會談論他們的生活,比較起來你兒子的自由被你們剝奪了,假如每天只讓你工作,除了工作就睡覺,不允許你做工作以外的任何娛樂活動,你會快樂嗎?”我張嘴就說:“當然不快樂了。”老師接著說:“那就對了,你不讓孩子看電視,就禁錮了孩子的視野和思想,其實現在的電視節目里有許多是教給孩子知識的,我們的練習題里經常會出現喜羊羊和灰太狼,還有一些廣告里的廣告詞。”
“是嗎?”我不禁一愣。
“嗯!讓孩子看看電視,調節一下也不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如同喂雞,你摁著它吃米,它會掙扎著不肯吃,可是當你手一松,它自由了,它會自己啄米吃。希望你們能夠給孩子一個更寬敞的空間,讓他自由自在地學習,他肯定會高高興興的,回去試試看吧。”老師語重心長地說。
晚上,兒子做完作業之后,我們跟他一起看起了他愛看的動畫片,他特別高興,摟著我和妻子說:“我太幸福了!”
對于孩子,愛他,就敢于給他自由,讓他感覺到幸福,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