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田絲羽
前言
我們熱愛文字、
熱愛故事、
熱愛舞臺。
我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擁有了自己獨特的靈魂,
獲得了不一樣的人生。
準備
準備藝考是從高二時決定的。因為北京生源選擇考藝術院校的并不多,所以當時在備考階段,是真的在孤軍奮戰。
那時不知道有藝考培訓班,身邊也沒有藝考的同學,也不知道其他藝考生的水平,只能根據學校的考試說明來準備考試。
根據自己的喜好,我選擇的是中國戲曲學院的戲文系。戲曲學院的戲文還是有別于其它藝術院校的戲文的,它是以戲曲為主的,考試也是。
在備考時,我乖乖地閱讀了所有必讀的原戲文。
有些同學在準備國戲的考試之前,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會直接讀每個戲文的內容簡介,或者每個戲主要人物的介紹,不去讀原戲文。但這樣是幾乎無法應付一試的。
比如,曾有一屆考過《占花魁》的藝術特色,或者當初我們那屆,考了《牡丹亭》中陳最良一角的人物分析(這個題在那時被認為是一道超級超級偏的題……)。所以如果沒有讀過《牡丹亭》、《占花魁》原戲文的同學,就很難完成這道大題了。
國戲的散文寫作一般會給一段文言文,然后根據內容進行創作。因此,文言文的鑒賞能力、故事的創作能力、情感抒發的表達能力是散文寫作想要考察大家的。這就要看各位考生的文筆和創作能力了,畢竟這是作為一名編劇的基本素質之一。
復試
復試是面試。國戲的面試相對來說較為輕松,一般會詢問考生愛看什么書、喜不喜歡戲曲,如果曾經學過戲曲的話,可能還會讓你唱一段(我們的教授都巧可愛噠)。
在面試中,還是希望大家實事求是,尤其像回答“看沒看過戲曲”、“看過什么戲”之類的問題時,雖然提前充分準備是好的,但一定要就自己真正看過的作品進行準備,不要為了迎合老師的口味而回答。因為老師會越問越深的,如果自己真的不熟悉的話,再碰到毒舌的教授,就嚶嚶嚶啦……
課程
國戲的課程設置是以戲曲為主,以戲曲為主,以戲曲為主(重要的事情你懂的)。
創作課在大二大三,都是戲曲創作,會寫大戲和小戲。
在大三的時候會加有話劇和電影的創作課。
其它戲曲課程有戲曲鑒賞、戲曲表導演體驗等。另外還設置了中外文學、古代漢語、中外戲劇等課程,課程設置還是比較完全的(但是真的是以戲曲為主)。所以對戲曲一點都不感冒的同學,就要慎重考慮啦。
一入戲文深似海,無論是戲曲還是話劇電影,這個專業、這個行業都是讓我最敬佩的。
因為我們熱愛文字、熱愛故事、熱愛舞臺,同時也尊敬它們。是它們讓我感受到藝術的魅力,讓我擁有了自己獨特的靈魂,同時也讓我獲得了不一樣的人生。
赴韓留學
我在大二的時候,決定研究生時赴韓留學。
因為從小就開始學韓語,喜歡韓國傳統藝術,希望在以后能夠從事于中韓傳統藝術交流的工作,所以想在研究生的時候,能完成自己去韓國的夢想。
我本科的專業是戲曲,研究生也選擇了相對比較對口的專業——高麗大學的文化遺產協同課程專業。
高麗大學
對我來說,申請韓國大學院(研究生)最大的一道坎就是語!言!考試。
TOPIK,也就是韓國語能力考試,就像托福、雅思一樣,是證明韓語語言能力的官方考試。
無論是留學還是工作,都需要通過這個考試來認證語言能力。
TOPIK一共分六級,一二級為初級,三四級為中級,五六級為高級。35屆以后,TOPIK將中高級的考試合并,最后的級數根據考試的分數來劃定。
對于韓國大學院來說,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專業對語言都有不同的要求。
我主要研究的是文科專業的大學院申請,比如國語國文專業、社會學專業等。
像國語國文,對語言的要求就比較高了,如果還想上SKY(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為排名韓國前三的大學,恰巧這三所大學的首字母分別為SKY,韓國便稱這三所大學為韓國學生的SKY)的話,語言要求便會更高。
比如,近年來,延世大學國語國文專業錄取的學生,均為TOPIK六級的學生。其它專業則普遍為四級以上。當然,對于留學申請來說,這種考試的分數自然是越高越好。
我的TOPIK復習之路是十分痛苦的。
我們大四一年沒有課,考前三個月,我幾乎天天在學習室。上午十點到凌晨十二點,聽力、閱讀、單詞、語法、寫作,每日如此。三個月過后,如同脫胎換骨。
不為別的,我愛這個,這是我自己選的路。
如今我TOPIK已達到了五級水平,大學院也申請成功了。九月份入學,我選擇了利用畢業假期的三個月來韓國讀語學院。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么韓語已經過五,offer也拿到了,還要來讀語學院?
我覺得,語學院就像是大學院的預科,既能提前適應韓國的生活,還能提高口!語!能力。
對于在國內學語言的學生來說,口語永遠是重傷。我的發音一直還不錯,但說話成句的能力太過欠缺。所以直接上大學院的話,和教授溝通會出現很多問題。
因為TOPIK已經過了,所以現在的學習壓力非常小,課上的語法也都熟悉,沒有什么難點,再加上發音不錯,課上的學習讓自己對語言越來越有自信。
現在的學習就像是查漏補缺一樣,同時注重口語的練習,讓這三個月的學習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而不是被語學院掌控。
所以,接下來,重點來了。
關于語言學習,究竟是在國內學好,還是來韓國學好?
零基礎在韓國學韓語的同學,無可厚非,口語會非常好。但我聽過很多同學抱怨,因為是全韓語授課,語法會有很大的問題。韓語的口語和書寫語區別很大,所以語法和書面語的學習十分重要。
因此我見過很多同學,在韓國呆了一兩年,口語已經很好了,交流不成問題,但是TOPIK就是過不了,升學很困難。又因為口語不錯便懶惰于學習,于是進入了語言學習的死循環……這樣來看,在國內學習的話,優勢就很大。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先在國內學習韓語,在國內就把TOPIK過了,然后再來韓國鍛煉口語。
有了語言基礎后,口語提高是非常快的。這樣一來,既沒有了語言考試的壓力,同時語言基礎也不錯,無論面對大學還是大學院的申請,語言這一大關,就都能輕松度過啦!
讀研
韓國的普通大學院,一般為期兩年,修滿學分、論文通過即可畢業。
韓國大學院的特點,同他們的大學一樣,有無數的發表(Presentation)和Paper,好學校更甚。
一般,發表是平時周期性進行,Paper是在期末。
韓國很注重P~P~T~的制作,對于內容、美觀的質量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都說韓國的大學生,要么是在咖啡廳里做發表的PPT,要么是在去咖啡廳做PPT的路上。
在我看來,韓國的藝術學科,優勢還是很大的。
無可厚非,他們的演藝事業實力很強,并且他們很懂藝術經營和包裝。
無論是現代流行藝術的發展,還是傳統藝術文化的繼承,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點子,并且運營得很好。
我們可以見識到他們各大經紀公司的運營方式、他們的作品,以及政府對于藝術的政策與扶植,通過研究與借鑒,從而產生出有關自己國家的傳統藝術、流行藝術等該如何發展的想法。
后記
無論是學語言、學戲曲還是學韓國戲劇,道路都是十分艱難的。
但如果你熱愛,且目標堅定,那一切都是相通的,并且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都能夠迎刃而解。
學一行,干一行,愛一行。
只有堅定信念,每一步才能走得堅實,走得穩當!
注:圖片版權均屬于作者。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