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們認為忙是好事,說明這個人有活干,忙著掙錢。現在,“忙”漸漸成了社會通病,大人忙著上班加班,孩子忙著上學上補習班,大家似乎總有忙不完的事情。另一方面,人們的內心卻迷茫,感覺自己的辛苦付出得不到社會的認可,也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限入了瞎“忙”的狀態。要如何擺脫瞎忙的困境呢?本人認為,要擺脫這個困境,首先要從做好時間管理開始,把時間用到點子上。以下是我的三點建議:
將自己日常的事情進行合理歸類 ?
根據美國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時間管理“四象限”法,生活中的事情可將劃分為四類,即,緊急又重要事項、重要但不緊急事項、緊急但不重要事項同、不緊急也不重要事項。如圖1所示。
第一象限:重要且緊急事項。這一象限的事情是指對自己有重大影響而且需要立即去做的事情。比如會議急需的報告、客戶打來的投訴電話、明天就到期的信用卡賬單。它關系到你目標的實現,和你的生活密切相關。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事情才能順利進行。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這一象限中的事情雖然不如第一象限那么緊急,但是它關系到個人的長期發展。它涉及你的理想、學習計劃、職業規劃等,例如學習一項安身立命的技能、培養一種好習慣、閱讀幾本書籍等。這些事情有重大的人生意義。
第三象限:緊急但不重要事項。這一象限中的事情是你不該做的,卻占用你寶貴時間和精力的,會造成該做的事情不能圓滿完成。比如本來你在安靜地讀書,朋友邀請出去玩兒或媽媽中途讓你去幫忙拿東西,于是,你很無奈地中斷了自己的計劃,忙其他的事去了。
第四象限:既不緊急也不重要事項。這一象限中的事情可做可不做,它們或許可以調劑生活,但是卻不值得你沉迷其中,占用大量時間和精力。例如,晚飯后,你習慣地蜷縮在沙發上看電視翻臺,或刷刷屏看看朋友圈,就算看不到什么新鮮的東西,但又因為無所事事,就日復一日地做,讓這些沒意義的事蠶食自己寶貴的時間。
當把生活中的事情按照這樣的四個象限分開,我們就能清楚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不重要。那么,我們該如何對事務進行安排呢?本人非常認同的順序是以“要事第一”的原則進行日程安排。
二、以“要事第一”的原則進行日程安排
“要事第一”,顧名思義是指重要的主要的事情要放在第一時間去完成。要以重要性為第一位,按重要性行事,而非緊迫性,就像往瓶子里放大石頭、小石頭、沙子和水的順序。
首先,馬上處理大石頭,即重要且緊急事項。這個象限的事情是由于沒有提前安排好第二象限的事情轉化而來的,當第二象限的事情未及時安排轉化為第一象限事情后,處理起來往往棘手,且可能要花費更高的成本。只有處理好第一象限的事情后,其他事情才能進行下去。
其次處理小石頭,即重要但不緊急事項,以使第一象限的“急”事無限變少,不再瞎“忙”;
接著,妥善處理緊急但不重要事項(第三象限),雖然這部分不產生效益,但人是社會人,要妥善處理避免對人際關系產生不良影響;
最后才是處理既不緊急也不重要事項,要懂得正確分辨第四象限的事物并果斷拒絕,減少干擾。
光有優先順序還不夠,還轉化為行動。本人認為制定計劃和養成習慣是有效實現時間管理的唯一途徑。
三、制定周計劃,把時間用到點子上
第一步 每周審視自己的使命宣言
每周審視自己的人生目標,試著回答三個問題:有哪些事是我真心愿意去貢獻、培養和努力達成的?我應如何使下一周的行動與自己的使命聯結?什么樣的想象可以激勵我堅持完成下一周的目標?
第二步 深入分析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深入分析自己在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將自己的人生目標來審視自己的每個角色。思考如下問題:這周內我是否根據自己的角色定位,按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自己的時間?有哪些角色是自己不滿意的?有哪些角色是自己花的時間太多或太少的?我是否有忽視與角色相關的人際關系?有哪些未來的角色是我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的?
第三步 擬定目標指南,建議鎖定在一、兩個目標或活動上
針對每個角色制定目標,幫助自己完成真正重要的事情。每周目標不只是日常事務,而要包括重要的活動,這樣能使我們事半功倍。重要活動包括:1、有助于長久的幸福與快樂的活動;2、促進人生目標完成的活動;3、培養“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好”的態度;4、制定長期計劃;5、強化人際關系。
第四步 制定周計劃
建議大家要把80%的精力投入到第二象限的工作,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
第五步 言行一致,按計劃行事
忠于自己的人生目標,讓自己正直行事,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而努力,努力做一個使命必達的人。
第六步,每周評估回顧小結
每周回顧、評估自己表現好的地方及應該做哪些活動來協助達成目標。時間檢查自己的進度和學習成果,然后應用于下周活動的計劃。堅持下來,形成習慣。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每一個人都會有很多瑣碎的事物纏身,這些事情看似不是很重要,卻像螞蟻一樣蠶食著我們的時間。只要我們能夠從自己的人生目標出發,自上而下進行有效時間管理,正確選擇、支配、調整、駕馭自己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事情。就會發現自己在處理事物方面會感到非常輕松,進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