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蕭秋水老師已有五年時間了,從最初只是在網絡上關注她,到后來有一些工作上的接觸,在一點點熟悉的過程中,真的特別佩服她。雖說我們之間的關系,還不足以以朋友相稱,但是,在我心中,她是這五年來,我成長路上不可缺少的帶路人和陪伴者。
如果說最初兩年,只是關注著她的學習方法、工作技能巧之外,那么,后來的三年,逐漸深化為學習她的思維方式、生活態度、甚至是人生價值觀。這一過程,也形成了一個由“術”“道”的轉變。也因此,讓我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姑娘,成長為一個實現了自己出書夢想的寫作者。
那么,我為何一直以她為學習的榜樣呢?來看看她涉足的領域:知識管理專家、新媒體專家、旅行自媒體。從最初的銀行工作者,到進入IT行業,后來成為自媒體人、作家等,在這些各不相同的行業和領域,她都做的風生水起。
原因何在?因為她有一個強大的內核發動機。用她的話說,就是:我愿意嘗試,我愿意努力。
這兩句話,是出自今年的新書《進階—身價倍增的時間、知識、情緒、自我精進》(以下將稱為“進階”)。
在《進階》這本書中,共有五章內容。秋水以一如既往地清醒、坦誠、熱心,略帶犀利的語言,從個人生活、學習成長、旅行健身、人際關系、處事態度直擊五大人生的命題,多維度地解析當下我們所面對的困局,傳授54個小方法破局重生。簡單來說,這一系列的內容,可以讓我們明白,看似復雜無章的人生,無非就是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搞清楚了這三件事,你的人生必定清爽自在。
一、自己的事
弄清楚“自己的事”第一步,就得認清兩個本質問題: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過什么樣的生活?
《進階》第一篇文章標題即為《你敢不敢活成想要的樣子》。劉瑜說:每一個人都要活成一個隊伍。那么,在形成隊伍之前,“每個人都應該活成一個戰士”。尋找你的使命和目標,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第二步就是行動,這一步至關重要。大多人聽過了許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都逃不過這種原因:要么是
根本沒有明白道理的實質,要么就是沒有去用行動去證實道理的真偽。而行動的最佳表現形式,就是學習。
首先來掌握三個正確的學習原則:
1、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認清學習的主體。
3、合理用人,別把人往死里用。
其次是學習的三個重要方法:
1、輸入要走心。
2、輸出要用心。
3、轉化才是關鍵。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書評人。確定你的三原則,找到適合你當下認知水平的書,了解書評的一般構成,學習他人的作品。接下來就是方法的過程,在閱讀(輸入)時,認真做筆記,寫感受(輸出),繼而整理出完整的書評內容。如果你的書評讓大家喜歡覺得有用,甚至是引來了流量、約稿,那么這就是轉化。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你能不能清楚地管理自己的事,及生活中所要遇到的種種問題,你沒有辦法解決和應對,是至關重要的。如秋水在書中所言:“能力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好好生存的基礎,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缺少安全感,不過是因為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不足,所以難以解決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如果我們愿意培養強大的能力,愿意排除萬難把自己打造成無敵金剛,也許我們心中的畏懼就會少一些。”
二、別人的事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錯綜復雜的關系網之中,人人都有著眾多的角色和身份。在各種關系的混雜之中,我們在享受一些被人包圍、關愛的同時,也不知不覺地因此被綁架、束縛。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達,我們已不再被熟悉的關系網所累,甚至是對于過載的信息、名人的戀愛出軌,以及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發生的事,都極大的分散著我們的精力、時間。
怎么破?不交朋友、不上網、不用智能手機?作為一個現代人,這些自然是做不到的吧。
看秋水的處理方法:
1、時間精力有限,不為別人的負面情緒買單。
2、設定自我界線,給關系做減法式切割。
3、不妄自指導別人的人生。
有看過秋水公眾號文章的朋友一定也知道,她對于刪人這件事毫不手軟。對于那些惡語相向、伸手黨、胡亂發泄情緒者,一律“手起刀落”,敬而遠之。
讀到這里,你千萬不要以為,書里的這部分內容,是教你做一個“冷血無情的遠離人群的孤獨者。”
分清自己他人之事的重要標準就是:界線。不要打著“我為了你好,我為你著想”的名義去干涉別人的事,同理,對于這樣對待你的人,你也要走遠點。對于真心相待的人,自然也要誠心處之。比如,像秋水一樣,關心靠譜的親人,幫助努力的學習者,時常給曾經愛護過自己的送禮物發紅包等。
三、老天的事
讀過一個寓言故事。
一個人在爬山時,被一條蛇給咬了。他頓時對這條咬了它就跑的蛇恨之入骨,于是滿身遍野去搜尋那條蛇,直到他毒至攻心,死在山野。
你一定會說,這個人是傻吧。換一個場景想一想,一個人分手。于是幾年消沉頹廢,不斷地求復合、回憶過去糾纏對方。最終落得兩敗俱傷。
人生在不斷進取之時,也要學會放下。
比如:
1、不沉溺于過去。
2、對于無能為力的事,放下。
3、學習面對失去、面對死亡。
后記:
近期“油膩中年”的說法,一直刷遍網絡。看完蕭秋水老師這本《進階》后,我發現,按年紀來算,秋水老師也近中年,但與“油膩”一詞毫不相關。她一直活的清醒自知、讀書行路、健身做飯,活的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清爽。
在她身上我看到的不“油膩”的人生,這其中的奧秘是,她做好了以上書中所闡述的三件事:對自己的事負責對他人的事尊重,對老天的事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