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被逼著隨波逐流,但認真做自己,認真去歡喜,才是人生的最佳狀態(tài)。
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晴
『1』
我有定期刷朋友圈的習慣,但不會時時刻刻著朋友圈更新。而在我為數(shù)不多的朋友圈近態(tài)里,朋友佳佳的動態(tài)欄常年占據(jù)著朋友圈的一片天空。點點滴滴 ,清晰了我對佳佳的印象:她依舊年輕漂亮,生活無憂,甚至,還有一個暖心的男友和一只萌趣的貓。但我也從她的偶爾熬夜加班等詞句里, 窺見了生活的不易。我和佳佳算不上無話不說,只是有著幾面點頭之交的交情。在某個深夜順手點贊的最近動態(tài)里,她打開了和我的聊天對話框。她對我說了很多,大體而言便是:她不知道該如何做自己了。
『2』
如果這個問題放在十七八歲,大概周圍的人可以安慰你說,誰的青春不迷茫;但若是對一個二十幾歲的成年人來說,就會被貼上負面標簽。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倘若人生只有60歲,那么這就意味著,三分之一的人生都白活了;同時 ,這也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成年人的時代,連偶爾流露出的軟肋都被生活所嘲笑。生活讓我們像個戰(zhàn)士一樣,與朝九晚五斗爭,與幾十平米蝸居爭奪,我們猶如困斗之士,被威脅著,生活只能前進不能后退。然后,我們的詩情畫意 、閑情逸致,在一堆堆文件夾和工作報告里,全都喂了狗。諂媚當?shù)罆r,我們不得不低下頭用力地討好新來的上司;勾心斗角時,我們不得不獻身于勾心斗角的泥濘漩渦;當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出奇一致時,我們也不得不遵從優(yōu)勝劣汰的叢林法則。當你渴望攀登職場的珠穆朗瑪峰時,卻最終也只是在半路折戟沉沙。漸漸地 ,生活在時間的磨練下,生出厚度。愛與不愛,都沒那么重要了,因為那些我們曾經(jīng)擁有的,都在時間不斷的催磨消散身形。
『3』
我們每個人都被逼著隨波逐流。上學,工作,結婚,家庭,然后在枯燥、反味、缺乏激情、遺失理想、麻木不仁的過程中,將自己遺忘在城市的角落。這個城市的大多數(shù)人都渴望著成功,大家前赴后繼,一波又一波的消失擁擠的人潮之中。
可是,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
成功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機遇也只垂青被命運善待的人。如果只是日復一日做著不喜歡的事,分分秒秒在乎別人的看法,那么,人生的意義在哪里?
在《女人明白要趁早》里,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語錄:舉杯共飲 ,為得到的被珍惜,為失去的被紀念,為夢想、勇氣和擔當,為從無到有的一切。
復雜的環(huán)境不適合簡單的人。
親愛的姑娘,如果你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生活尚可,父母安好,沒有為了下一頓飯而捉襟見肘,有著自己交好朋友圈子。
那么,請你認真的歡喜,認真做自己,這才是人生的最佳狀態(tài)。對生活學會豁達,努力追求心中的喜好,也許,等過了很久你就會明白,快樂才是人生最大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