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可以簡單依次劃分三個層面: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個性心理。
心理過程就是我們通常了解的最簡單的知情意。心理狀態也很容易解釋:感知一下此刻你正在做的一件事的注意力,感知一下此刻你頭腦是否清醒等,注意力集不集中,腦袋請不清醒這就是狀態。個性心理是心理過程的一個形成結果,我們每個人之所以不同,原因在哪,基因么,生物上學的同卵雙子基因出生后也是不同的,即使外表一眼很難辨別,因此答案不在外在,是不同時期塑造我們個性的心理過程不完全一致,才表現出結果個性心理。進入華杰我做的是名外語老師,心理大概了解教的學生正處于人的第二個逆反時期……
前幾天帶初一新生軍訓,班上48個學生,女生只有16個,好動基因比較多的男生群里我很不愛操心的退居二線當副手,讓剛師范畢業的年輕人作了班主任。滿懷激情的班主任當天晚上就迅速的建立起了班干部組織,著手打造軍訓第一隊伍,然而第二天晚上就爆發了內亂。
晚上7點20自習開始,我踩點進班后,看到班主任在講臺,憋紅的臉上五官有了情緒,緊皺的眉毛、兩行淚痕、怒顫的嘴巴,我震驚了,再頭轉30度,底下皇庭軒兩手撐著課桌,后腦勺對著講臺,正臉對著的是一直不停推著大大鏡框的小個子班長,其余一片漠然的目光。班長似乎覺得我是靠山,見我進門后先發制人:小仲老師,他不服從管理,老是挑釁我。我一聽到挑釁二字,故作鎮定的摘下耳機,其實是強忍著把笑意咽下去。雙手撐桌的男孩直起腰板,用右手無名指指著班長說到:老師,我就是不服班主任的安排,太隨意了,怎么指派這樣的人當班長,不止我,很多人不服氣,憑什么這么安排。。突然我看懂了班主任的表情。我上前拍了一下班主任肩膀,放下手機在講桌,表情嚴肅起來,整了一下上衣走到皇庭軒面前,先示意班長回座位,嗓音稍微不再那么溫柔:皇庭軒,老師能迅速在半天內記住你們所有學生名字,也就很容易知道你在想什么,有情緒可以,但請你注意方式與場合,你已是名中學生,應懂得多種表達意見的方式,而你選擇最low的一種。現在我請你換位思考,假如你是班主任,初來乍到,面對這么一群正值調皮時期的男生,突然出現一位熱情的自愿協助管理班級的學生,你會拒絕么?如果你認同,給你兩個任務,先給班主任道歉,再坐下來好好反省自身表現。就這樣,事件平息,之后的瑣碎由于我的懶散,能少言少語的我都躲了。
初一學生不過13,14歲,這一時期的小孩子青春期表現逆反,目的就是證明;我長大了。當這種自我意識出現,如果成人不表示認同,他們就會有情緒,必然就是逆反了,情緒表達分3種:說、做、身體病。其中說出來是最好的方式,所以面對我班皇庭軒他們的沖突我很無壓力,對癥下藥即可,但也要注意引導,最佳方式是告訴他該要做什么,不能像班主任點名直說你怎么可以這樣那樣,你知道我有多辛苦么?對不起,他們一定不會理解你的辛苦。他們只想要表現他們有思想,長大了,但怎么做是完全不得其法,我們只要告訴學生要怎么做,自然就會不去做不該做的。這就是太極原理,等量不變,想要黑的減少,當然最好辦法就是白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