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不善表達感情的人,特別是對別人的喜愛,眷戀。因為這些年自己看了些自我了解,健康關系的書,漸漸不那么拘束自己。 我從來不稱呼別人為寶貝,也無法主動說愛你。?
那天無意中說了一個人是我的寶貝, 我自己都很意外。 從這個寶貝身上,我開始想我到底有多少個寶貝。第一個想到的是我的爺爺。
回家前,我一直計劃我要找一天跟爺爺一起去市場買菜,然后做一頓飯給他們吃。 因為我從來沒給他們做過一頓飯,頂多是一起吃飯時,煮過我喜歡的一個小菜。 我想向他們證明自己也是有廚藝的人, 更多的是吃了十幾年爺爺做的飯,我想讓他也能吃到我做的飯。爺爺的生活很健康,早上4點半起床,五點買菜回家,再跟他的小伙伴們去騎行。 所以我得早上五點和他去買菜。因為在家時間短,面臨的事情棘手,無法在他們家過夜,這個計劃不了了之。只能又給了自己定下,下一次回家一定要完成的目標,同時提醒自己每一次都是珍貴的,不能再一次次推遲。
而在這次回家的每一天,每天都是爺爺給我做飯,海鮮類總是由爺爺親自料理。 他和奶奶,每天打電話給我希望我去他們那吃飯,說給我準備了哪些海鮮,一定要過來吃飯。 他們不舍得落下每一次見到我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對我好的機會,而在老人的眼里,給我煮飯,給我好吃的,就是最樸實的好。?
我的爺爺已經超過了80歲,在快60歲的時候退休的他當了二十多年的專職煮夫。說實話,他是沒有任何烹飪技巧,也沒有心思去學什么新菜式的人。能把菜煮好,小孩們能吃飯就行。但是,聽奶奶說在小孩子越來越大,越來越挑剔的背景下,他也越來越不愛煮菜了。 大家庭分化成小家庭后,他順利地把煮夫這個擔子卸下,培養了我奶奶,作為煮婦。兩個老人獨居的生活中,可見的是非常簡單的飲食,他們需要花在煮飯的心思和時間也越來越少。但是只要我回家,他就會早早張羅給我買海鮮,哪些魚類我愛吃,哪些貝類我愛吃,他都會準備。你能從他給你買的菜里,感受他是一個多么直接和簡單的人,你喜歡什么,他就給你最大量,一段時間都不會有任何變化。我回家了,他也不愿意讓他的徒弟,我奶奶煮菜了。他會因為我放棄在老年人活動中心的娛樂,提早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回家,為我煮菜。 他會開始請教鄰居,菜怎么煮會比較好吃,甚至會麻煩對方來自己家煮一道他所嘗過的菜。 每個新菜式,每次學習,就是希望我每年回家的時候能吃得高興,特別是臨走前的那一餐會特別重視:強調不要吃飯,但是一定要把菜給吃了。離家遠行前,他總要給我準備些特產,讓我自己在外時做飯時更有家鄉味。 每次離開他們家,他都要親自出來,和奶奶兩個人一起目送我坐上車走,叮囑我小心。?
大學時,我是坐長途巴士去省會城市上學的。 那時爺爺會堅持騎車跟著我一起去長途車站, 陪我一起等巴士,叮囑我一定照顧好自己、不要省錢。需要用錢,一定要和家里說。 (對的,沒有好好學習!我們家對這點一直很放心或者對他們來說沒有比我過得好重要的事。 )每次我坐上巴士,隔著玻璃沖他揮手,催他回家,但只有巴士離開時,他才回轉身離開。?
初一時, 爺爺是我忘記帶校卡,作業本時,一打電話,就會給我送來學校的人。我應該做了兩次這種糊涂事,但是爺爺從來沒有責備過我。都是讓我快進校門別遲到了。?
幼兒園時,爺爺是準時放學接我回家的人,每次都是一開放家長接送的時間,他就會出現的人,他從沒讓我多等待過一次,我從來沒有機會想“為什么家人還沒來接我”,因為出現在班級門口的第一批家長里都會有爺爺。?
托兒所時,爺爺還在上班,沒有退休,但是只要是我該回家的時間點,他都會早早出現在外婆店鋪里等待,要接我回家。?
爺爺讓我成為那個幸運的人,我被人視作珍寶,生活了好多年。 “如果他們夠幸運的話,他們現在是做“曾祖父母”的人”, 而我沒有成全他們這份幸運,這也是我最自責的地方。 我也想讓我的子女認識到這個世界上最愛他們媽媽的“阿太”。
我所看過的最美麗的風景,嘗過最美味的食物,我都想與我的老寶貝分享。 這就是我想“疼愛”(寶貝)他們的方式。 而現今他們的身體好像讓這個想法也很難得到實現。 如果這輩子我可能對誰有所虧欠,就是我的爺爺奶奶。他們對我的好,是我無以回報的。 而安慰的話是,他們從未想過回報, 只有我過得好,過得幸福了,他們就沒有遺憾了。
希望愿望成真,認真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