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的前三天在家休息,后面幾天寶貝她爹說不如出去拍照吧,想想也是,在家也沒什么意思。問寶貝去不去,寶貝說不去,她要和奶奶在一起。也好,好不容易有個節(jié)假日兒子沒陪在身邊有小孫女陪著兩位老人家也不錯。
原以為外拍也就是在蘇州杭州隨便拍拍,誰知寶貝爹直接開車到寧波了。寶貝也是后來才知道我和她爹出去拍照了,不知道她心里會怎么想?
10月6日拍了一整天到晚上才往回趕,白天她爹的手機快沒電了就放車上了,我是一路捏著手機生怕家里有事找不到我們,可一天也沒見有電話來。晚上快九點了她爹手機充電也差不多了就打開手機看看吧,結果寶貝爺爺奶奶都給寶貝爹打過電話。寶貝爹趕緊打回去,只聽寶貝爺爺氣呼呼地說事情已經過去了,也不說發(fā)生過什么事。我倆那個急啊,趕緊先趕到爺爺家看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這一折騰又多了一小時的路程。
到了爺爺家才知道上午爺爺把寶貝的自行車的車座升高了點,寶貝突然不愿意大哭起來,爺爺一氣之下訓了幾句(爺爺也是暴脾氣),寶貝不依不撓地哭著用毛巾不停地擦臉結果把臉擦破了,整個小花臉,奶奶一看心疼的不得了,可能也吵爺爺了。接著奶奶帶著寶貝也沒給爺爺打招呼就出去了,到了下午兩點爺爺還沒見她倆回來,這是以前從沒有過的事,她們也沒帶電話(不帶電話是奶奶的一貫作風),爺爺擔心起來,又是報警又是給兒子打電話的。警察正好出去巡邏就把爺爺帶上了,一路下來也沒有見到寶貝和奶奶的影子,警察下班爺爺只能回家了,到家一看,寶貝和奶奶好好地在家呢,一場虛驚!原來她倆去海邊看潮漲潮落去了,還撿了貝殼。。。玩的高興著呢。
估計爺爺心里那個窩火呀那個氣呀,可是又打不得罵不得。
10月7日寶貝大伯伯邀請爺爺奶奶還有我們一家三口去他家吃飯,寶貝大伯母做了一桌子的好吃的菜。可是寶貝的胃口看起來不是很好,就吃了點螃蟹喝了兩碗湯。
我和她爹見到寶貝的那張花臉什么也沒說,在別人家怎么說呢?說著說著寶貝一準會哭,再說爺爺的氣也沒消呢,搞不好就成了“家庭大戰(zhàn)”了。可是明顯地可以感覺到寶貝的情緒很不好,不是真正的開心,也不肯靠到我身邊來,換做以往早在我身上爬來爬去了。
回家的時候和爺爺奶奶他們告別(她大伯伯送爺爺奶奶回家),寶貝又是纏著奶奶不放手。后來想想,不舍得奶奶是其次,她真正怕的是爸爸媽媽問她的臉是怎么回事。我和她爹原本是不想問她是怎么回事的,可是看樣子不問這事小東西自己也不安心,坐在車上悶悶不樂的。我問她到底怎么回事,又抽抽搭搭地哭起來。我說爺爺不可能無緣無故地自己跑過去給你升車座,肯定是你或奶奶讓爺爺干的,她說自己本來不同意,可是奶奶說要升高點好,她怕奶奶生氣就同意了。最后的結果是寶貝把所有的不滿撒向了爺爺,爺爺莫名其妙地當了“替罪羊”。
我是小時候最怕惹媽媽生氣,得經常觀察媽媽的心情好不好。我自己很不喜歡這種方式,所以基本不會以生氣或不高興的方式來讓孩子妥協。可是她奶奶經常使用這種方式讓寶貝做個聽話的好孩子,我也挺無奈的。其實也不能怪她奶奶,畢竟他們是從那個什么都聽從指揮分配任務的年代過來的,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每天給寶貝布置任務,比如跳繩一定要一次跳四十個否則不能玩其他的,寶貝說自己跳不到這么多不肯跳奶奶就生氣。其實換一種鼓勵的方式寶貝說不定能跳五十個一百個呢。還有騎自行車奶奶說寶貝可以直接騎到車庫里,或許真的可以做到可寶貝就是不肯照著奶奶說的做,昨天才說她怕不小心碰著自己。類似的事情很多,可能奶奶那個年代的人更懂得競爭和生存法則吧,要樣樣領先才不會被淘汰吧!
我問寶貝有沒有把自己的心里的真正想法告訴爺爺奶奶呢?如果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了他們,也許事情不會是現在這樣呢。寶貝說沒有告訴過爺爺奶奶自己真正的想法,我問她為什么不說呢?一定要學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別人,你現在不是告訴媽媽了嗎?是不是感覺很好?媽媽知道了你真實的想法也沒訓你怪你呀。
還是溝通的問題,寶貝需要學會與人溝通,并且要學會處理好和爺爺奶奶之間的一些小摩擦。不能為了讓自己喜歡的人高興而壓抑著自己、委屈著自己,中國多少代的女孩子都是這樣過來的,不自覺地一代一代傳承著。沒想到我這個不滿七歲個性倔強的女兒居然也會這樣委屈自己,同時內心又在反抗,以發(fā)脾氣哭鬧甚至傷害自己來發(fā)泄。想想我自己,當年何嘗不是這樣啊!可是中國的父母有多少能關注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呢?
最后,因為之前寶貝生氣摳爛手心、弄破手指頭等種種劣跡,之前已經告訴過她再出現類似事情要受到懲罰的,這次把臉擦破弄成個小花臉,懲罰她一個月不去奶奶家,另外去學校老師問起來自己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