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

? ? 《面積》是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內容,本單元主要學習面積概念、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積單位及其進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 ? ? 本單元的概念較多,而且都非常重要,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建構概念,我們必須充分的建構概念的形成過程、形成常用面積單位的表象,進而形成常用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觀念,為此我們做了如下單元紀實活動。

一、孩子的已有觀念。

? ? ? A、認識常見圖形,能判斷出某個圖形的名字。
? ? ? B、常見圖形的周長觀念。
? ? ? C、孩子日常生活中會經常使用到“面積”一詞,但卻不能準確把握面積一詞的含義。

二、孩子的生成觀念。

? ? ? A、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體會面積的含義。
? ? ? B、結合實例,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 ? ? C、探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能解決有關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實際問題。

三、已有觀念與生成觀念之間的認知沖突。

? ? ? 1、一個平面圖形的“面積”是什么意思。(面積的科學定義)
? ? 2、長方形面積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它周長大小有關嗎?)
? ? 3、面積既然有大小,那如何來測量它的大小呢?

四、如何解決產生的認知沖突。

? ? ? 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解決認知沖突的基本程序是:浪漫--精確--綜合--……這是一個無限展開的認知的循環。

? ? ? 浪漫階段——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建立面積與面積單位等概念。

? ? ? ? 在“什么是面積”一課中,第一個活動就是“看一看,比一比”,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第二個活動通過“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比較兩個圖形(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的大小,體會圖形面積的大小可以用它所包含的小方塊的個數表示,進而,在方格紙畫形狀不同但面積相同的圖形,體會圖形的面積是一個數量概念,與圖形邊界形狀無關,與圖形邊界長度也無關。

? ? ? 在“面積單位”一課,通過“畫方格,數方格”測量數學課本封面的面積的活動,感受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通過用硬紙板或報紙做面積單位的正方形,理解面積單位的含義,感受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精確階段——探索度量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體會度量圖形面積的兩種基本策略。

? ? ? 探索度量長方形面積的方法:

(1)用面積單位密鋪長方形,

圖片發自簡書App

(2)沿著長方形的長方形的長與寬各擺一行和一列的面積單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借助面積單位度量完幾個長方形的面積后,觀察這些長方形的長、寬與面積之間的關系,會發現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 探索度量正方形面積的方法:

? ? ? (1)同上方法推導出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可得出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 ? ? (2)因為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所以可由長方形面積推導出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 ? ? 綜合階段——創作思維導圖

? ? ? ?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它簡單卻又很有效。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