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凌亂的房間、糾結的思緒、舍不得卻用不上的東西占滿整個空間。住酒店的人真開心,每天有人打掃每天都是新房間。每次住酒店總想把自家也變成整潔、干凈、獨特風格的樣子。但限于文化細胞少的可憐,還是不折騰了。

《斷舍離》說到的整理術并非物質上的改變而是一個人精神上的改變,如果這次整理好了平時對物質需求還是沒有統一和自覺的習慣,沒過幾天還是亂糟糟。

有些人有收集癖,不舍得扔東西;有些人是購物狂,喜歡買寫也許永遠用不上的東西;有些人喜歡貪便宜,打折、買贈就是喜歡噶鬧忙,家里堆著一摸一樣的廉價物品。是不是覺得自己過得也很廉價?!

寫整理術一類的書大多是日本人,這也反映出這個國家物質稀缺造成他們把物盡其用運用的淋漓精致,有時候不得不佩服。當我們不再為物質所拖累就希望在精神上獲得滿足,這樣的滿足也可以通過對自己目前生活的整理來一步步建立。看到最經典的是一個外國姑娘出門就帶玻璃瓶和布袋,吃穿都用。雖然我們達不到這樣的程度,但這樣的品質需要好好學習。

不但從整理上說,食物的簡單和營養性上也可以塑造一個人的寡淡性格。年輕的時候喜歡新鮮、奢侈是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當我們能廣泛的體會體驗后就開始變的不只要求表面,而要內在的滿足。所以有時候浮夸不能長久,有價值和適合自己,讓自己舒服的才能讓心靈配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