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張小刀
全職寶媽一枚,喜歡整潔溫馨的家居環(huán)境,故喜歡整理。
那么多的整理課程,獨獨上完了春楠的《人生整理術(shù)》。
與其說春楠是一位人生整理導(dǎo)師,不如說她更像是一位遠(yuǎn)方閨蜜,
勇敢卻淡定著訴說著自己那些年的故事,
告訴我,“不要放棄,人生處處都是希望。”
【作者照片】小刀說:有了寶寶以后沒有美照了,不附照片可以嗎?
【作者分享】
我偶爾會受邀到朋友小G家吃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家的餐桌無論什么時候,總是被塞得滿滿的。之所以用“塞”,是因為這張餐桌除了有用餐功能,還兼具了強大的儲物功能。平時,桌面上百分之百的空間都覆蓋著雜物,比如:紙巾,水果,路由器,小音響,老人的保健用品,小孩子的奶粉奶瓶,沒開封的餅干,沒吃完的零食,牛奶飲料,各種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玩具的邊邊角角......有時還會有剩飯剩菜,堆擠在一角,上面還罩著一個防蟲網(wǎng)。吃飯的時候,將剩飯剩菜的盤子撤走,其他的雜物往邊上推推擺擺,竟然也能空出大半張桌子來放新菜。人多菜也多的時候,就把東西全部搬到客廳的茶幾上,等吃完了飯,再全部擺回來,又是百分之一百的覆蓋率。
我曾暗暗提醒,“咱把這桌面收拾收拾吧?”
“不用。”
“為啥?”
“收拾好了,明天又成這樣了。”
“怎么會?”
“家里人多,本來就容易亂。”
......
有一次,我看到餐桌上有幾張用過的紙巾,幾瓶已經(jīng)打開了,略有蒙灰的藥盒,終于忍不住了:“你這太亂了,來,咱們一塊兒動手,收拾收拾!”這次改用命令的口氣。
小G沒有反對,懵懵懂懂的配合我。我們一起商量著,把沒用的東西扔掉,有用的東西歸類,基本上用不到的東西全部收到柜子里。沒多久,桌面上竟然有了80%的留白。小G的臉上出現(xiàn)了掩飾不住的驚喜,家里的老人也湊過來插話了。“哎呀,這桌子以前太亂了,早該收拾收拾了。你看看那么多沒用的,還留著干嘛?都趕緊扔了吧。這里那么臟,快擦擦。”一邊說,一邊連抹布都洗好拿過來了。
小G輕舒了一口氣,我頓時就明白了:原來有些東西不扔,是怕家里老人不愿意。不收拾,是怕東西重新擺放了,家里人再找不到,自己好心白忙活一場,還要招人埋怨。當(dāng)然啦也不排除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懶。
于是我們趁熱打鐵,從餐桌到客廳,又從客廳到廚房。不出一個小時,便整理出了滿滿三大編織袋的廢棄物品。這都是經(jīng)過小G和她的家人同意之后做出的決定。不一會兒,客廳也敞亮起來。只是粗略的斷舍離,分類,收納,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完成了。這頓飯我們是在一個煥然一新的環(huán)境里,愉快的享用完的。
相信很多家庭都會有小G家這樣的情況:房間亂糟糟,但是自己不知道如何整理,以諸多借口來推脫,不想做整理;家庭成員多,物品都混在一起,也不好擅自做整理;覺得整理完還會亂,白忙活一場,也就懶得整理。
我從2015年開始接觸整理,從最初的扔扔扔(斷舍離),買買買(買收納用品),又到扔扔扔買買買(淘汰不合適的收納用品),再到物品歸位,有序收納,不停地更新家里的小角落,并且受到了一些朋友的關(guān)注。很多人也想把家里收拾整齊,但真的只是很“想”而已,沒有任何行動。兩年過去了,也只停留在“想”上。
到底是什么阻礙了你做整理呢?
障礙一:缺乏行動
■??沒有整理經(jīng)驗,不知從何下手。
■??有一定的整理知識,完美主義,想要一次性整理到位,卻礙于工程的龐大,屢屢給自己找借口。“哎呀,衣柜里的衣服太多了,幾個小時整理不完。還是留到假期吧。”等到了假期,“活動太多安排不過來。還是等到周末吧。”好不容易盼來了一個周末,“怎么能把時間浪費在家里呢?肯定要出去嗨呀。”于是,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整理成蹉跎。
■??一個字,懶。你永遠(yuǎn)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也很難讓一個懶人動手。“葛優(yōu)躺多舒服啊,我就喜歡躺在我的狗窩里,你們覺得亂,可我覺得很舒服呀,我自己喜歡就好啦。”
清障行動:行動起來!
是的,不管整理的結(jié)果如何,都請你先行動起來!
我最初在整理的時候也是磨磨蹭蹭,各種托詞。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春楠老師提倡的“每天整理五分鐘”,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不是一次性將整個房間全部整理完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整理,只要每次幾分鐘,每次整理一個抽屜,一個小格子,哪怕整理一個錢包都是整理。如果覺得衣櫥工程太浩大,那就把這個浩大的工程分成若干個小工程,今天整理被子,明天打包過季的衣服,甚至今天整理自己的,明天老公的,后天孩子的。就這樣每天整理一點點,用不了多久,就能換來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我的全屋整理就是用這種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而且整理的過程非常輕松愉悅,整理完也是滿滿的成就感。
障礙二:不懂得斷舍離
分不清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沒用的。
■ 廚房堆積的塑料袋從來都沒有用完的時候。
■ 旅行帶回來酒店的一次性牙膏牙刷梳子浴帽一次也沒有用過。
■ 點外賣剩下的一次性筷子濕巾打包盒看著質(zhì)量不錯,留起來不定什么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了。即使沒過多久再看到它們時都長了黑色的霉點,仍舊逃脫不了被丟進垃圾箱的命運。
■ 網(wǎng)上買東西的快遞盒攢起來,和礦泉水瓶,啤酒瓶,舊報紙一起還能賣幾個錢,雖然攢了好幾個月儲藏間都滿了才賣了一瓶可樂錢好像一點兒也不值......
■ 這些瓶瓶罐罐洗干凈了以后還能用來裝裝東西......
或者明明知道沒用了,但還是舍不得。
■“這件衣服買來標(biāo)簽還沒剪。”
■“那件衣服買來好貴的就穿了一次,就這么扔了好可惜。”
■“破了洞的校服滿滿都是青春的回憶啊。”
■ “這只大泰迪熊占了我半張床,我真的不想摟著它睡覺了,但畢竟是男朋友送給我的第一個情人節(jié)禮物啊,我不想把它移走,怎么辦?”
舍不得的借口多如牛毛,不管是近藤麻理惠還是山下英子都解救不了你,怎么辦?!
那就先留著吧。
我的斷舍離就進行了N輪(N≥3),衣櫥更甚(N≥5)。每一次斷舍離后我都覺得自己扔得很徹底了,扔到?jīng)]什么好扔的了。但某一天又會突然覺得,上次留下的那幾件衣服,那幾只公仔,還有那一些紀(jì)念品是時候?qū)λ麄冋f再見了,然后把它們送出家門。每次的舍棄都沒有壓力,心里反而更輕松,也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事后后悔的情況。
清障行動:別一味地安慰自己給他們留下的理由了。
把能痛快舍棄的先舍棄,不想舍棄的另外收起來,等你逐漸走上整理的軌道,整理觀念也會發(fā)生變化,以前不懂得,舍不得丟棄的,都會隨著時間這條大河一起離去,留下來的,只是你當(dāng)下最需要,最適合的物品。
障礙三:害怕復(fù)亂!
■還未整理的人會覺得,“反正都會亂,我費那么大勁整理干嘛呀?”
■ 已經(jīng)進行了整理的人,沒過多久,看到又亂了,“哎呀,整理有什么用啊?剛剛整理好,又亂了。”
我開始整理時也是看到復(fù)亂就心煩,后來復(fù)亂的次數(shù)多了,也就安然接受了。畢竟,整理不是一次性的,需要日后用心維持。而且,復(fù)亂也不見得就是件壞事。
○每一次復(fù)亂,都能讓我發(fā)現(xiàn)更適合自己的使用習(xí)慣,從而更好的完善上一次的整理。
○即使復(fù)亂了,也會比不整理的情況要好很多。
○就算沒有復(fù)亂,隨著生活的需要或者整理觀念的升級,也要對之前的環(huán)境做調(diào)整,復(fù)亂給了我一個更勤快的理由。
○一個蘿卜一個坑,物歸原位很重要。復(fù)亂可以檢查物品有沒有放到合適的坑里,也可以督促自己和家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
清障行動:正確看待復(fù)亂
我們的需求是在不斷變化的。
沒有一次性的整理。
沒有一勞永逸的整理。
在一次又一次的復(fù)亂中不斷反思,行動,再反思,再行動,從而慢慢找到想要的家的樣子,也慢慢找到想要的自己的樣子。
下圖是我的書桌的整理過程
障礙四:家人的阻攔
■“哎,別提了,我周末收拾東西,我媽把我扔掉的東西全撿回來了。”
■“我今天想把家里的東西規(guī)整規(guī)整,誰知道。我爸媽不讓我碰他們的東西。說他們的東西放哪自己知道。讓我別亂放,到時候再找不到了。”
■“今天看到孩子的好多舊玩具想送人,結(jié)果,孩子大哭一場,哭鬧著死活不干。”
■“好不容易把客廳收拾干凈,結(jié)果沒多久就被孩子和他爸又弄得人仰馬翻了,感覺之前的辛苦白費了,好心傷......”
清障行動:從自己做起
○先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好。
○公共區(qū)域和家人商量。在家人能夠接受的范圍內(nèi),盡量做到干凈整潔。慢慢培養(yǎng)家人物歸原處的習(xí)慣。
○改變觀念,不要試圖一步到位。
○一個人的生活習(xí)慣是很難被改變的。但只要我們做好自己,就會影響他人。就像文章伊始說的小G的故事一樣。他的公公婆婆本來不覺得自己家的餐桌一團糟,但當(dāng)他們看到更整潔的餐桌以后,觀念也發(fā)生了變化。影響的力量比想要去改變別人更有說服力,也更有效果。
小結(jié):
整理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卻是生活的必須品。整理是一門學(xué)問,需要潛下心來思考摸索。整理也是一種心態(tài),通過整理物品照亮自己的內(nèi)心。
最后,以我淺薄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幾個小心得分享給想要整理的你:
整理要慢慢來。整理并不是我們生活的重心(專業(yè)人員除外),利用閑暇功夫進行整理,讓整理成為我們生活的調(diào)味劑,而不是壓力和負(fù)擔(dān)。
整理不是一勞永逸的。時間在向前,我們的生活也在改變。如果舊的事物不適合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了,勇敢的舍棄吧。如果舊的環(huán)境不能滿足現(xiàn)在的生活了,勇敢的改變吧。整理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不要在舊的人事物里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因為,明天會更美好。
整理需要時間和空間的寬容。在家庭中,整理很多時候不是一個人的事。特別是家里的老人,他們的生活觀念已經(jīng)固化,要改變很難。甚至對于年輕人,要一下子徹底的斷舍離,徹底的改變生活習(xí)慣和環(huán)境,都不是一件易事。所以,不要為了一個整理的最終結(jié)果而苦惱,只需要享受整理的過程,讓生活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愿想要整理的你,
熱愛整理的你,
躍躍欲試的你,
正在探索的你,
都能夠在整理的路上收獲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