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除了“農作物飽滿”,還包含一層意思,“小滿小滿,江滿河滿。”說明從這個時候開始,雨水開始多了起來。高溫、多雨的原因,各種皮膚病,如腳氣、濕疹、足癬等容易發生。中醫認為,這些皮膚病的發生與天氣悶熱和潮濕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濕重是這個時候發病的主要原因。身體里的陽氣容易受損,體內的濕氣會增加,情緒也會更加煩躁,小滿前后尤其要注意“三滿”對身體健康的危害,要及時處理,做好養生保健。夏季是陽氣最盛的時期,從小滿開始,人們就應調整日常飲食起居,以期平安度過炎熱的夏季,小滿養生重在除濕,預防風濕病、濕性皮膚病等疾患。
我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周書》中,即有“小滿之日苦菜秀”之說。營養專家說,苦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清熱、涼血、解毒,對毛囊炎、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一候苦菜秀:食苦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苦菜的品種也多種多樣。媽媽前段時間從福建老家寄給我的一大包干貨——大自然在春天里的饋贈,里面就有一種苦菜干——“苦齋菜”干。苦齋菜只是屬于苦菜的一種,常見于福建、廣東一帶,一般市場上是很難得見到的。
苦齋菜(學名:敗醬草),在廣東客家稱為苦齋婆或者苦齋麻,在福建我們將它稱為苦齋。苦齋屬于野菜,涼性,味道另類而有特色。和榴蓮那樣,聞起來有一種類似“臭腳丫子”的氣味,起初因味道而排斥。品嘗過后,因甘苦之味而吸引。其葉部發達,具有特殊的風味——清爽、鮮美,可明顯增強食欲。聞之味苦,食之苦中帶甜,具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祛濕等藥效。營養價值較高,含蛋白質、糖、食物纖維、鈣、鋅、鐵等礦物元素。此外,還含有膽堿、苦味素等化學物質。究其藥理,有抗病毒,抗腫瘤,利膽,利尿,促肝細胞再生等作用。
春天是苦齋采摘的季節,常以嫩葉炒食或曬制成干。因為苦齋干經過焯水、太陽暴曬,其敗醬味沒有新鮮苦齋的氣味濃郁,所以第一次食用苦齋的人更容易接受苦齋干燉湯。苦齋菜干用以燉豬肚,既清暑祛濕,又能健脾養胃,清熱解毒,治濕熱痹癥。亦可跟棒子骨或者豬蹄一起煲湯喝。
近代詩人吳藕汀的“小滿田塍尋草藥,農閑莫問動三車。”2017年,小滿節氣恰逢周末。手中有春天里上好的食材——苦齋干,為了全家祛濕、健康飲食,苦齋干雞蛋煎餅和苦齋干煲棒子骨養生靚湯,勤快動手做起來。越原生態的食材,其烹制要求越簡單,取其原味是關鍵。原生態食材最適合我這樣廚藝不精的人。
一、苦齋干雞蛋煎餅
食材:浸泡好的苦齋干(切細碎)、雞蛋、面粉、香蔥
烹制:平底鍋煎熟(可以少油)
二、苦齋干煲棒子骨湯
食材:棒子骨、苦齋干、生姜片
烹制:豬筒骨洗凈,過水,下瓦煲,加清水,放生姜片,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浸泡、洗凈待用的苦齋干繼續煲幾十分鐘,起鍋下鹽便可。
功效:滋陰益髓的苦齋干煲棒子骨湯,清潤可口,清熱解毒、健脾滋陰。苦齋所含的蛋白質、無機鹽及維生素易被機體生理活動所利用,具有抗腫瘤的成分,其特殊的風味可明顯增強食欲,健脾養胃,補中益氣,健身強體,提高免疫力。男女老小,孕產婦,體質虛弱,腫瘤等癥皆可食用。吃野菜改口味,增食欲提免疫。此湯為夏秋暑熱的家庭靚湯。
孩童時期,我愛招蚊蟲叮咬,小腿上常因此潰爛。媽媽讓我常食清熗苦齋,那會覺得苦齋苦齋,又苦又齋,不甚喜歡,而此時此刻,我還在回味著春天的味道,想念著新鮮苦齋。吃著苦齋干雞蛋煎餅,喝著苦齋干棒子骨湯,在小滿里回味著、感受著媽媽為我儲存(留住)的這一份春天的特殊味道,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小滿。
雖在夏天卻飄蕩著春天的味道,“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如果說一首童謠可以把我們帶到回憶里,那么一種味道,就能讓我們在回憶里感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