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由來是戰場,平沙漠漠野蒼蒼。恒多風雨幽魂泣,如在英靈古廟荒。趙將空余千載恨,秦兵何意再傳亡?居然祠宇勞瞻拜,不信骷髏亦有王。這是明代詩人于達真寫的詩,寫的是山西晉城的高平市谷口村,相傳這里是秦趙長平之戰的古戰場,當年一場大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士卒于此地,地下白骨累累,頭顱滿山,甚是讓人驚駭,今天,大患就帶大家穿過歲月長河一起回到古代,看一看,被后世人尊稱為殺神的秦國大將白起是如何斬敵百萬的,又有著怎樣輝煌的人生。
白起據說是秦國五羖大夫,百里奚的后代,百里奚為了秦國鞠躬盡瘁,創造了不朽的功績,所以他的后代也在秦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白起出生的時候,正趕上秦國經過商鞅的變法后強大的時候,經過商鞅的變法,秦國國力大增,公元前二九五年秦昭王決定東出,稱霸天下,將自己的目標第一個瞄準了弱小的韓國,但是此時已是秦強而諸侯弱,所以與韓國相鄰的魏國對韓國進行了援助,一時之間,秦國無法將魏韓聯軍擊敗,在相持一年之久后,白起的好友,秦相魏冉向秦王舉薦了白起,聲稱白起堪稱天下奇才,能夠帶兵領將擊敗聯軍,從此白起開啟了戰國時代百萬殺敵的歷史記錄。
? ? ? ? 首先是伊闕之戰,公元前二九三年,秦國與韓魏聯軍相持于伊闕,韓魏兩國有兵二十四萬,但韓軍稍少,魏國軍多但是卻裝備不如韓國,相比較來說,韓國比較難以攻擊一些,白起派出情報人員得知,對方名為聯軍,實則互相提防,魏國以韓國兵強器利為由要求韓國在前鋒位置,而韓國以兵少為由要求魏國當前鋒,兩軍統帥都互相推諉,實際并沒有太好的合作,白起根據這種情況制定了拖住韓國,先攻魏國的方針,他將軍旗和旌旗都擺放在韓國軍隊的正面,制造出了主攻韓國的假象,讓韓國軍隊不敢貿然行動,然后白起率領手下的精銳部隊繞到了魏國的背后,突然殺出,由于魏軍事先沒有警惕,且同樣認為秦軍會先攻擊韓國,一時間陷入慌亂當中,伊闕山是一條狹窄的山谷,魏軍無法及時有效的組織好軍隊,結果各自為戰大敗奔逃,而韓國這邊知道魏軍被擊敗的消息也是惶恐不安,本來軍隊就少,結果還有部分軍隊嘩變,結果又遭到了剛剛擊敗魏國的秦軍左右夾擊,也敗退了,但是白起卻并沒有放過他們,由于秦國是以斬首數量計算軍功的,所以秦軍趁勢對撤退的聯軍進行了追殺,這一戰,秦軍總共斬殺了魏韓聯軍二十四萬人,從此秦國東出的道路被徹底打通,兵鋒直指中原。白起也一戰成名,被秦王封為國尉。
? ? ? ?公元前二七九年,楚王由于受到國內縱橫家的勸說,打算聯合東方諸國共同對抗日益強大且經常欺凌楚國的秦國,秦王得知消息,再次派出了已經因軍功被封為大良造的白起,白起渡過漢江之后,命手下軍隊燒毀船只和橋梁,以此向士兵們表明不成功就不回去的決心,讓秦軍的士氣一時間高漲,然后長驅直入,并不攻擊沿路的小城池,而是直接一路到了楚國的都城郢都,此刻的楚國的大軍已經做好了準備,都城內兵甲糧食充足,白起也無可奈何,強攻肯定不是對手,如果等待援兵,那么可能在援兵沒有來之前就會被消滅掉,于是,白起打起了別的注意。他觀察楚國都城的周邊環境時發現,楚國都城溪邊有夷水從西流向東南,剛好在楚國都城的旁邊,于是他命令士兵,在夷水上游的百里處筑起了一座大壩,將夷水蓄起來,然后又在夷水與楚國都城中挖出了一條水渠直通楚都,楚國都城地勢較低,白起挖通水渠之后直接放堤灌水,一瞬間水淹全城,楚國都城變成了人間地獄,連兵帶民,總共被淹死數十萬之多,從此,白起變成了人人憎恨的殺神,連包括秦國在內的民間,父母家長在小孩啼哭時都用白起嚇唬小孩,小孩瞬間就會停止哭聲。
? ? ? ?其次就是擊敗魏國,魏國是個反復無償的國家,魏王也是昏庸無能,由于伊闕之戰,魏王埋怨韓國拖其下水,又看到韓國自從大敗之后國力衰微,于是就聯合趙國攻擊韓國,韓國垂危,只能向西邊的秦國求救,秦國此刻雖然已經強大,但是有了韓國的存在,起碼可以保證不會四處受敵,于是決定援救韓國,這一次仍然是白起領軍,魏趙圍攻韓國的地方在華陽,華陽距離秦國較遠,約有千里地,如果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大概要半個月的時間秦軍才能到達戰場,但是韓國肯定撐不了那么久,求救的一波接著一波在催促,白起認為兵貴神速,決定出其不意的打贏這場戰爭,他命令部隊輕裝從軍,每日急行百里地,僅僅用了八天的時間就到達了指定戰場,然而此次的魏趙聯軍做夢也沒有想到秦軍竟然就這么快就能到達,還在做著不日就能貢獻韓國的美夢,所以一點防范都沒做。秦軍到后立刻就從后方發動了對魏軍的攻擊,魏軍由于有了上一次伊闕之戰的先例,已經對秦國畏之如虎,看到猶如神兵天降的秦軍,瞬間就丟了魂,秦軍一舉殲滅魏軍十三萬人,趙軍也是沒有料到秦軍來的這么快,更沒有料到十幾萬的魏軍如此不堪一擊,也被秦軍擊敗,一場激戰,白起俘虜趙軍兩萬多,并將俘虜全部趕入黃河中淹死。此一戰,白起消滅聯軍攻擊十五萬人。
? ? ?公元前二七零年,范睢向秦王進獻了遠交近攻的計策,他告訴秦王,最危險的就是與秦國交錯接壤的韓國,一旦秦國有什么變故,很有可能就會收到韓國的進攻,秦王認為很有道理,于是,再次派遣白起進攻韓國,這一戰對白起來說沒有什么壓力,一路勢如破竹,不僅攻占了韓國的九座城邑還斬殺了韓國的五萬新軍,這五萬新軍全是近幾年韓國為了自保才訓練出來的青壯生力軍,經此一戰,韓國不僅僅失去了自保的能力,也意味著韓國的滅亡,只是看秦國心情的時間問題了。
? ? ? ?接下來我們來說一說各位都耳熟能詳的長平之戰,這一戰,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也使他臨死之前發出了自己該死的感慨。公元前二六零年,因為趙王貪圖土地和百姓,接收了本已成為秦國口中之肉的韓國上黨地區,導致秦國不慢,秦王派大將王龁領兵,攻打趙國,趙國派出了老將廉頗,廉頗年邁,針對秦國兵多將廣的優勢,決定屯兵筑守,等到合適的時機再出戰,廉頗一連筑守了三道防線,秦軍一連攻陷了兩道防線但是在第三道的時候卻無論如何也無法突破,于是便打起了歪主意。由于趙國士兵多,所以趙王認為廉頗應該速戰速決,解救趙國于危難,便沒有做長期的戰爭儲備,對戰陷入相持階段,廉頗任憑秦軍挑戰辱罵就是不迎戰,但趙國的儲糧已經不多,而秦國卻通過動員全國民力的方法打通了水路的運輸,糧食補給源源不斷的送到軍中,廉頗的以逸待勞的計策并沒有起到作用,趙王心急如焚,就在這時,秦國派出間諜在趙國散播謠言,說秦國最害怕的是之前曾擊敗過秦軍的趙國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括虛有其表只會紙上談兵,沒有什么才能,但是他的慷慨激昂說要主動擊敗秦軍的空話得到了趙王的喜歡。公元前二六零年,趙括率軍接替了老將廉頗,趙括一到軍中先是更換了原有的老將,并且還殺了幾名反對他的將領,然后就是主動出擊攻擊秦軍,秦王得知趙國換將成功以后,立刻也將主將換成了白起,但是白起卻并未路面,而是嚴禁走漏風聲,嚴禁讓趙軍得知,白起針對趙括夸大其詞且沒有謀略的單純個性制定了誘敵深入,圍而不攻,分而擊之的策略,他先讓前邊部隊假裝恐懼趙括,節節敗退,趙括果然急功近利,看到秦軍敗退盲目的認為是秦軍撐不住了,害怕自己,認為自己來的正是時候,打算得到比他父親更加大的成功和榮耀,一直命令部隊追擊秦軍,而另一邊,白起預設了陣地在長平,長平是狹窄的峽谷居多,大軍在里邊沒有辦法鋪展開,白起筑起堡壘,靜候趙軍,趙括不知有詐,深入敵后,而前腳還在撤退的秦軍卻突然間反身迎擊,白起領精兵從背后襲擊趙軍的糧隊,切斷了趙軍的糧草供應,然后將趙軍包圍了起來,周圍全是高山,又有秦軍把手,趙軍無法突圍,糧草不濟,多大四十多天,趙括幾次率軍突圍都不能成功,秦軍又將趙括的軍隊分為兩部分,兩部分無法聯系,趙括大慌,拼死突圍,結果被秦軍亂箭射死,而手下剩余的四十萬大軍由于多日沒有糧草,且遠離家鄉孤軍深入,現在大將已死,紛紛頭像,于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屠殺就此發生,四十萬人的趙軍令白起頭疼,他認為自己一無糧草可以養活這些士兵,二放歸趙國,等到他們修養好了以后仍然會反復無常的回攻秦國,于是假意給趙軍安排糧草,將四十萬手無寸鐵的趙軍誘騙至山谷底處,然后全部坑殺。此戰一結,趙國舉國悲涼,從此再也沒有了與秦國抗衡的資本。而白起,經此一戰,也成為了斬殺百萬的戰國當世殺神。
? ? ? ? 長平之戰結束以后,白起打算趁勢攻滅趙國,但此時的范睢因為收受了趙國和韓國的賄賂,向秦王進言說秦軍需要修整,阻止了白起的下一步行動,從此二人結怨,白起受氣,一病不起,同年,秦王再次發兵攻趙,白起生病在家沒有參與,結果趙國上下團結一心反抗,秦軍失利,連連損兵折將,秦王三次邀請白起,白起都以生病為由拒絕,白起深知,長平之戰,趙軍全部被坑殺,國內空虛還沒有準備,如果趁勢直攻趙都還能輕而易舉攻滅趙國,但是此時,趙國得到喘息,全國軍民一心上下其力守衛國家,而秦軍孤軍深入,一旦糧道被斷,必然會失敗,此時已經失去了攻擊趙國最好的機會,但是秦王卻一意孤行,加上范睢的讒言,結果在白起起身即將奔赴前線的時候,派人給白起送去一把寶劍,讓白起自殺,白起臨終前,想起了前不久自己所坑殺的趙國幾十萬冤魂,望天長嘆,這一些都是應該我死。
? ? ? ?白起一生歷經七十多長戰斗,沒有一場敗績,歷經數次大戰總計殲滅敵國軍隊人員總數達百萬以上,他能準確的把握戰場形勢,合理的運用戰術去對敵,也能合理的理由地理環境為自己創造優勢,能夠佯裝敗走,也能夠分割包圍,還能夠順勢追擊。堪稱戰國時期的一代戰神,也堪稱戰國時期的最大殺神,據清朝時梁啟超考證,戰國時期總計的兵員損失中,單單死在白起手中的就占了一半還多。白起的一生可謂是殺人無數,他雖然因為殺人太多被人詬病攻擊,但是他首創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這種戰術,消弱了各國的軍隊和人口的同時,也大大的加快了各國滅亡全國統一的步伐,為后來秦朝的統一全國打下了最扎實的基礎。他的包圍,分割,斷糧,水淹,等各種奇謀也為我國的古代軍事藝術與知識做出了寶貴的貢獻,所以后世人也對他更加的仰慕敬佩和崇拜。
本文為大大大患原創歷史點評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擅自搬運偽造,保留追究權利。也歡迎愛好歷史,愛好學習的朋友關注大大大患與大患一起共鑒國史,品味人生。
下期文章:孫臏的名字什么怎么來的?龐涓為什么會對他痛下狠手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