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發文已經有20天的時間了,一方面公司產品即將上市,工作任務較為繁重;另一方面整個空閑時間都在練車,沒能及時更新文章,在此表達深刻的歉意。
在練車過程中,筆者發現有意識地利用刻意練習和即時反饋這些方法和策略,會讓你對學習新技能做到有效的把控,從而促使筆者在兩個月的時間內,順利從一名新手榮盛為一個老司機,也萌發了寫這樣一篇文章的想法。
初入職場時,大家應該都會有這樣的體會,渴望大展身手卻又無從下手。如今的職場,一般會有三個月的實習期,部分企業的實習期會長達六個月。
因為是從零開始,也意味著這幾個月是最能體現你的成長和學習能力的時間段,要充分把握,好好表現哦!
作為一名還不算太老的職場老司機,在這一小節,筆者簡要談談曾經踩過的坑,揮過的把把辛酸淚,順便總結了一些有效的職場技巧,希望對你有益。
盈利是一家企業存在的基本法則。而對于初入職場的你,做好如下幾點,企業就燒高香了:
在積累到充分的企業數據之前就“別惹事”,一款產品在你看來無論如何簡單,企業制度或產品運行規則在你看來無論如何不合理,都不要枉加指責或提所謂的優化建議,做到指哪打哪即可。
筆者的第一份職業是手機軟件工程師,大概有半個月的時間,所做的工作僅僅是重復性的刷機或測試。當然,筆者還主動做了如下幾件事情:
1、復雜的問題流程化:根據自身在入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梳理了一套新人入職手冊,當然啦,后續入職的新人都是用的這套手冊哦,并且還在持續改進中;
2、重復的問題簡單化:整理了多種刷機方式,滿足產品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刷機需求;
3、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也逐漸獲得了領導的信任,開始承擔更大的責任。幾個月前,筆者為部門設計了一套產品模塊開發的流程方案,在外人看來不過是一些流程步驟的歸納整合。
但這套方案的設計耗時兩個多月,梳理了一年來產品模塊開發中遇到的所有問題,根據公司實際需求整合設計。無論是對工作流程的優化,還是對產品功能的修改,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數據基礎之上,數據為王。
接到新的工作任務時,要做到“不怕事”,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除非你的溝通沒做到位:
1、反復確認:接到新的任務時,切記不要立即著手去做,要反復確認需求,梳理出其中的難點和風險點,初步設計一套實施方案,再次確認基本滿足需求后,開始實施具體的工作;
2、溝通和求助:遇到不確定或現有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要及時溝通和求助,有時候甚至可以向其他合作企業求助,討論繼續原有方案或實施其他方案;
3、記錄風險點:任何工作都可能會存在異常情況,假如你設計了一套產品優化方案,你需要記錄甚至是標注其可能引發的產品風險,做到心中有數,投資領域講控制,其他領域又何嘗不是如此。
完成任務后,及時梳理積累數據,每一次工作的完成,都是一次數據的獲取過程,建立一套你工作執行的數據庫,量變積累質變。
生活本就不易,滿滿的套路,節操碎了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