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 ? ? ? ? ? ? ? ? ? 木心《從前慢》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熱播后,這本書被稱作是“讀書人的圣經”,那就是有很高的榮譽了。薄薄的一本書,但是卻跨越了二十年的時光,雖說是一本書信集,卻好像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演繹給我們。讀完這本書想起木心先生寫過的《從前慢》,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首詩配這本書再合適不過了吧。
故事很簡單:1949年10月,紐約的女作家海蓮,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則廣告上發現了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有一家經營古舊書籍的書店,于是寫信希望索購自己想要的舊書。書店經理弗蘭克很快回信,并且寄去了一些她訂購的書籍。為海蓮尋找書籍或許成為弗蘭克的一種幸福,這樣以書信搭建起來的橋梁持續了很久,兩人開始了長達20年的書信往來,于是一本書,一個書店,兩個人開始了一段書緣情緣,一段無法塵封的歲月傳奇。
書信中透露著海蓮的天真可愛,幽默風趣,同時也看出弗蘭克的真誠,如果海蓮沒有對書的渴求,就不會與查令十字街84號有任何交集,也不會認識弗蘭克,這二十年又是另一番風景,不會在未來彼此陪伴著。
這段從未謀面的情緣給雙方帶去了異常珍貴和溫暖的歡樂。通過書信他們彼此了解著,對于弗蘭克來說,海蓮應該算是他們最熟悉的陌生人。海蓮甚至設想著能去倫敦一趟,盼望著有一天輕輕敲開書店的那扇門,然而卻永遠都只能成為幻影了,一直到弗蘭克去世,海蓮都沒能去應該和他見上一面,等她到達那塊圣地時,書店已面臨著拍賣。正所謂的故地雖在,斯人已逝。這才是最令人憂傷的地方吧,二十年的記憶全部留在這里,又全部帶走。
清水玲奈曾說過:“書店讓選書和購書都不再是孤獨的旅途”。所以,無論是在這本書中還是在《島上書店》中,書店都扮演著靈魂交易站的角色,因為書籍,兩人相遇、相識、相伴。這種感受恐怕難以體會吧。
? 聽說現在倫敦還有查令十字街84號,查令十字街84號也成為了海蓮和所有愛書人憂懷感傷的記憶。就如海蓮所說:“書店還在那兒,你們恰好路過查令十字街84號,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它良多。”就讓所有回憶都帶走。從前的時光慢慢行,愿世界溫柔以待,珍惜每一個美好的瞬間。
? ? ? ? ? ? ? ? 喜歡就關注我的公眾號:靜香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