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則報道說,重慶張女士報警稱,七歲半的女兒在超市內偷走一瓶奶茶,被老板當場抓住后,送到學校進行批評教育。張女士哭訴,二年級的女兒是“慣偷”,屢教不改。希望民警假裝把女兒“關幾天”嚇唬一下。警方哭笑不得,勸導張女士后又上門教育了小朋友。
看完這個,我心里像灌了鉛一樣往下沉,只想說,這位妹子,你添什么亂!警察叔叔多忙呀,他們為人民保駕護航,正真的小偷還抓不完呢,你以為警察局是你親戚家,你說把娃關兩天就關兩天,再說了,關犯人的地方,別說房子又黑又冷,就說那里關押的人,什么吸毒的、嫖娼的、偷竊的等等,想想都害怕,讓一個那么小的孩子關那里,于心何忍。
無獨有偶,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孩子偷書的事。這位媽媽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異常氣憤:“我們是××書店的,你家孩子偷書,偷一罰十,請你過來交罰款!”媽媽臉上火辣辣的,因為這家書店就在她們家樓下,抬頭不見低頭見,這多尷尬呀!媽媽本來打算要狠狠教育一下孩子,可到了書店,看見孩子的手臂被營業員緊緊抓著,眼神里充滿了恐懼,媽媽一把摟住孩子,“我是孩子媽媽,有什么事找我。”交了罰款之后,媽媽牽著孩子的手回家。回到家,孩子很好奇:“媽媽你怎么不批評我?”媽媽笑著說:“你錯了嗎?”孩子說:“我錯了,我不應該偷書,而應該買書。”媽媽說:“好,既然你承認錯誤,那就要懲罰你,今天的一百元罰款算是我借給你的,以后從你每月的零花錢里扣。”孩子說:“好!我保證以后再也不干這種傻事了。”看,這么棘手的問題,媽媽就這么輕描淡寫的處理了,而且這個結果是最好的。
我覺得,這位媽媽的做法非常高明,你想想,孩子做了錯事,已經惴惴不安,內心充滿恐懼,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訓斥,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徹底摧毀孩子自信的廣廈,給他造成終身的陰影。畢竟,還沒了解孩子為什么偷?無可置疑,這是位好媽媽,試想,如果媽媽沖進書店,不問青紅皂白,就是一陣打罵,那么孩子必然自尊受創,失去信心,與母親產生隔閡,也會因為犯了錯就會打罵,那么,下次犯了錯,直接選擇說慌,也可能日后,他會破罐子破摔,干脆成了一名真正的小偷。
就像重慶的這位媽媽,孩子偷東西成為“慣犯”,被老板抓住,又送往學校,老師批評教育,對于家長來說,已經丟盡了臉面,確實挺鬧心的,如果換作我,遇上這么個熊孩子,我也會暴跳如雷,但是,送警察局關兩天嚇唬嚇唬,這實在是最愚蠢的做法。孩子被嚇唬嚇唬,你要想想,她這幼小的心靈陰影得多大面積呀!
母親,是孩子最大的依靠,孩子無論犯了多大的錯,那怕是被全世界否定,我們做父母的,首先要給孩子充足的愛護,有了這份依靠,孩子才可能有勇氣面對錯誤,才會重塑陽光形象。
童話大王鄭淵潔,做客《朗讀者》,和董卿聊天,講述了他父親的故事,偉大的父愛感人至深。鄭淵潔上學的時候,有一天,老師布置作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鄭淵潔自作聰明,寫了一篇《早起的蟲兒被鳥吃》,老師看了,說不行!鄭淵潔振振有詞,辯解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可要是早起的蟲兒,就被鳥兒吃了呀!老師發怒,就讓鄭淵潔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二百遍“鄭淵潔是最沒出息的人”,鄭淵潔覺得特別丟臉,就決定反抗,他嘴上說著“鄭淵潔沒出息”,手里擰著甩炮,炮當場引爆,老師氣急敗壞,說:“你被開除了!”發生這么大的事,鄭淵潔害怕父親批評,就提前寫好檢查,等著爸爸收拾他。而鄭淵潔的爸爸從學校領著鄭淵潔回家的路上,只是說了一句話:“孩子,沒關系,回家我教你。”正是有了父親的寬容和愛,才保護了鄭淵潔那份自信,從此,鄭源潔執筆寫《童話大王》,一寫寫了32年,暢銷32年,創下了“童話大王”的奇跡。如果今天,是你的孩子被學校開除了,你會怎么做?恐怕是世界崩塌,地球毀滅,然后,孩子沒長大,我們就先扼殺了他生活的勇氣。
“孩子那么小,別老給他講道理,講了她也聽不懂。”這是我婆婆經常批評我的話,嫌我老是嚴厲的教育孩子,以前,我老覺得婆婆溺愛孩子,現在,覺得這句話是對的。
七歲半,一個三觀混沌的孩子,她是非對錯,還沒有正確的區分能力,只有我們的言傳身教,發揮榜樣的力量,加上老師課堂上知識的滲透,慢慢去影響她,幫助她建立正確的三觀。再說,成長的路上,誰沒有犯過錯,孩子偷東西,固然錯了,我們做母親的首先要檢討自己,可能在教育上疏忽了什么,試著蹲下來,走進孩子內心,傾聽孩子心里真實的聲音,她為什么這么做?找到了病癥,接下來,與孩子一起面對錯誤,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重新走進陽光里。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春風化雨潤無聲,大吼大叫只會毀掉母親在孩子心里的光輝形象,送她去警察局關兩天的這種奇葩做法,無疑就是押著孩子去見閻王爺,你在孩子眼里鬼一般恐懼,孩子還會愛你如初嗎?
最有效的教育就是愛,就是不離不棄的陪伴!每個孩子就是一個花朵,父母就是農夫,既然你栽了她,就陪著她面對風雨,等待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