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存在電腦里的這些老照片,看著這些幾乎都已經(jīng)不再存在了的木房子,不覺唏噓。時代在不斷變化,社會在不斷進步,而光陰,也帶走了太多往事。
這些照片是我那無所不能的父親大人用我留在家里要報廢的卡片機拍的,雖然大都模糊不清,但是這些已經(jīng)消失和即將消失的老房子,總歸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以前村子里的房子,大都大同小異,除了一戶人家和有兩間教室的學校是磚房,其他全是這樣的木房子,現(xiàn)在這些房子正在慢慢消失,估計再過些年,就不會再存在了。
我已經(jīng)不記得這些都是哪些鄰居的房子了,只記得一般的木房子都是兩層,一樓住人,二樓一般不裝修也不隔開,用來堆放柴火等雜物,上下樓的工具就是圖中的樓梯。
(當然,我不會說,我一直很怕爬這個樓梯,小時候有一次還因為不敢下樓梯直接從樓上跳了下來,o(╯□╰)o)
這戶人家的二樓也裝修了,是二層的木樓,這在那時候,妥妥是豪宅,反正小時候我就特別羨慕住在二樓的小伙伴們。
這戶人家柴火好多,估計幾年都不愁沒柴燒了。
靠墻立著的正方形大木框,是收割稻谷時用的,估計城里長大的孩子肯定都沒見過。
雞鴨鵝等家禽都是這樣散養(yǎng)的。
這戶人家也搬到了新家,老房子就只是擺設(shè)了。
旁邊在挖地基,又是要修新房子的節(jié)奏。
這是鄰居嬸嬸家的房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見不到了。
這房子,折騰了好多次來著。
還有些人家的樓梯是由木板組成的,走在上面有安全感些。
這也是豪宅,小時候可羨慕二樓有欄桿的房子了。
這些木房子,我只分得清兩家的主人是誰,而我離開老家的這些年,家鄉(xiāng)變化特別大,借用前兩天父親大人發(fā)的朋友圈:“習總政策好,農(nóng)村奔小康。”而奔小康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這些老房子一個一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樓房。
有時候,我還是挺懷念小時候住過的木房子的,還好,我家的木房子沒有完全拆掉,雖然差不多已經(jīng)變成了雜物房,但好歹有個念想在。
最后,附上記憶中最美的老家,當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看不到這樣的景象了。
雪中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