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謠》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州、華”等15個生字,會寫“州、華、島、峽”4個字,積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神州大地、巍巍中華”4個詞語。
2. 朗讀課文,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3.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詞語的表達效果。
活動一:導入新課,初識“州”字
1.導入:今天我們來上一節(jié)識字課,學習一首贊美祖國媽媽的歌謠《神州謠》,看老師寫課題。
2.齊讀課題。
3.識記“州”字。
(1)提示:在生活中,你們見過“州”字嗎?
(2)補充:“州”多用于地名,如:廣州、蘇州、杭州、揚州。
4.提問過渡:“神州”是哪里?歌謠里唱了什么?
活動二:自主識字,感知漢字美
一、借助拼音,自主認讀
1.昨天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這篇課文,現(xiàn)在同桌合作讀字,要求:把雙橫線里的生字讀給同桌聽一聽,讀不準的,互相幫一幫。
2.去掉拼音,開火車讀生字。
二、出示短語,隨文認讀。
出示短語:長江涌、珠峰聳、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情誼濃、齊奮發(fā)、共繁榮,
學生“開火車”認讀。
三、識記字形,重點指導
1. 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預設:
“加一加”:聳、灣、濃、奮、誼。
“減一減”:寫一與。
“換一換":通一涌;鋒、、。
2.放回到詞語里,看還認識不認識。
3.識字游戲。
活動三:朗讀課文,感知音韻美
1.引導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我們把生字送回到課文里,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交流。
預設:
(1)每個自然段有4句話,每句話都有3個字。
(2)第一、三自然段押a韻,第二、四自然段押ong韻。(3)讀起來朗朗上口。
3.輪讀課文,做到讀正確、流利
左邊讀第一、三自然段,右邊讀第二、四自然段。
活動四:朗讀課文,感知山川美
一、朗讀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交流:我神州自古以來稱為中華,山川秀麗,如詩如畫。
3.讀“我神州,稱中華”。
(1)了解別稱。
中出示地圖,教師介紹。我們偉大的祖國,是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除稱中國外,她還有許多名字,你們知道她還放稱作什么? (出示詞語:中華、華夏、九州、神州)
②出示句式,學生仿說:我-----------,稱-----------。
4.讀“山川美,可人畫”。
(1)啟發(fā)交流:讀了第一自然段,你們還知道了什么?
?(板書:我神州? ?山川美)
(2)引導交流:你們知道神州大地有哪些名山大川哪些美景? (指名說)
5.有感情齊讀第一自然段。
6.識寫“州、華”2個字。
①找形近字:“州”與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個字很像?
②猜字義:“山川美,可人畫”,請大家猜一猜“川”是什么意思。
③溯字源:“川”指大江大河,“州”是什么意思呢?
教師出示“州”字的演變,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
教師補充:“州”字是象形字,中間的三點是指河流或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二、朗讀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文,思考:第二自然段寫了哪些壯美的山川,用橫線畫出來。
2.學生交流,齊讀詞語:黃河、長江、長城、珠峰。
3.出示第二自然段,這些山川有什么特點呢?
黃河奔騰,長江洶涌,長城萬里,珠穆朗瑪峰高聳入云。
5.播放小資料,教師簡介。
黃河、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由西向東,奔流不息,語千里;歷代長城的總長度超過20 000千米,其中保存較完整的明長城長度達851.8千米,宛如盤旋在群山之間的巨龍:珠穆朗瑪峰高843米,聳人云霄,是世界最高峰。神州大地。多么壯美!
6.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7.祖國山川,如此壯美。齊讀前兩小節(jié),邊讀邊想象祖國山河壯美的畫面,讀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活動五:指導書寫,感知字形美
1.找生字:州、華
指導書寫“州華”2個字。
2.指導觀察。
(1)觀察結構部件。
(2)觀察占格占位。
3.教師范寫,提示要點。
教師范寫“州”時提示:要注意筆順,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書寫;“州”字有三個點,左點右點要分清。
教師范寫“華”時提示:上面窄下面寬,十,橫長豎短,豎筆在豎中線。
4.學生練寫。
請學生把每個字認真地描一遍,寫二遍。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學生姿勢要“頭正肩平身直足安”,提示練寫方法“一看二寫三對照。
5.展示作品,師生評價,評后再寫。
六、布置作業(yè):讀課文,寫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