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成本正變得越來越高。食品、燃氣、房租,甚至咖啡的價格都在不斷上漲。毫不奇怪,大多數美國人都感到財務緊張。密歇根大學開展的一項關于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官方調查發現,在2012年8月有50%的消費者認為自己的財務狀況不如5年前。并且該機構預測,未來5年這種跡象并不會好轉。調查還發現很少有人具備緩沖資金,僅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有足夠的儲蓄來支撐至少6個月的生活。新聞里充斥著被解雇的勞動者無法找到新工作的故事,傳統產業的工人似乎更是注定要無家可歸、貧窮和絕望。我們不能自欺欺人地認為,雇主會把我們的利益放在首位,或者他們會一直雇用我們。《斜杠創業家》
其實不止美國,中國人民也是如此。
衣,食,住,行,每一樣都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財務緊張,精神焦慮。
因此很多人由于種種原因,做起“斜杠”。
最近辦公室,經常有人問我做什么兼職簡單?做什么兼職花不花時間?做什么兼職賺得多?
我該怎么回答?我做為一名資深斜杠。當初做新媒體的原因有三,1.下班后的時間多;2.想提升自己;3.多賺錢。
他們無非想在我這里得到肯定的回答,才肯去做,他們心里有一把算盤,盤算著是否值得去做。
當初我做的時候他們在觀望,現在我兼職收入是本職工作的十倍,他們還在觀望。
其實不管你要做什么兼職,不管是滴滴,微商,寫作,還是別的任何一項業余事業,只要你去動手作了,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當你堅持半年后,你自然知道自己擅長于什么,喜歡做什么。
羅振宇說:目標、想法、行動。
這簡單的6個字中我覺得行動很重要。
立目標,有想法就是不去行動,你永遠不會知道做這件事可以給你帶來多少成績。
在許多人眼里,我一個月薪3000的文員,成為斜杠中年,開了個人公眾號,玩微博,玩微信,業余時間輕松就賺到原工資十倍的收入,他們夸我很厲害,很拼,我真是誠惶誠恐,我知道行業競爭大,自己需要精進的地方還有很多。
和我同一時期玩網絡的一位博主通過時間的沉淀,已經有了三個粉絲上萬的公眾號,有兩個上百萬粉絲的微博號,有五個認證大V號,組建自己的工作室,招聘5位助理,月薪早已10W+, 這樣的牛人大咖,早就把我甩了18條大街!
對于未來,有迷茫,更多的是堅持夢想
打開微博,就能看到我發表段子的數量,已經有近2000條,其中包含文字,圖片。
今天收到一條評論,“終于看完你的博文了,很贊”,博文是2016年中發表的,寥寥幾個點贊,連轉發都沒有,真是感慨萬千。
剛開始做自媒體的時候,沒有點贊,沒有轉發,沒有評論,更沒有粉絲
憶起久時,悲喜交集,誰不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呢?雖然過程很緩慢,并夾帶悲歡。
現在只要發表博文,就會有粉絲點贊,評論,轉發,留言,這些都是努力后的成果。
不是說我有多厲害,我只想跟一些思想巨人說,就算起點再低,找到感興趣的事,堅持去做,就離成功不遠。
而如今當初我同期的博主甚至當時比我粉絲多的,有九成早已不見去向。
所有,能堅持別人不能堅持的,才能擁有別人不能擁有的。
剽悍一只貓說:不去做然并卵。
朋友們,想一萬次,不如做一次。你還年輕,你有時間去試錯,去找到最合適做的事,去找到核心競爭力。
連岳老師曾說:“當你不知道做什么時,最好的辦法是什么都去做一做。你的天賦與偏好,在這過程中起作用,慢慢集中到你有興趣的地方,這像一場大雨將水珠均勻灑向地面,它們最后向低地匯集。”
朋友,去做吧!無論什么,只要你感興趣的,那樣進步會更快,而不是只問東問西,卻從來不付出行動。
創業者+投資人,LinkedIn和Paypal的聯合創始人Reid Hoffman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ABZ理論,他認為,你在任何時刻,手中都需要有三個計劃:AB Z計劃。
簡單理解,A:代表主業,也就是現在的主要工作或者生活來源,現在來說你可能為之全力拼搏,當你取得一定成績或者達到一定地步而覺得沒有挑戰的時候,你需要換個方向發展,并且試圖把另外一種可能轉化為A,這種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提前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那么趕緊看看B吧!
B:代表副業,或者說是你的興趣愛好、你想要挑戰的事情,很多人覺得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同時又會被現在的生活狀況給羈絆住,任何成就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如果你有想法,那么趕緊把他們培養起來,想方設法的去使他們成長起來,以至于能夠成為你的主業A,即滿足的遠景,同時又不會因為現狀而受到羈絆。
Z:就是指B轉化到A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投資,包括時間、金錢,不要說不可能,試試第一步,嘗試著花點心血去追求看看,這種嘗試有大有小,需要你能學會割舍,學會控制。
就比如我我文員,公司文員工作就是我的A,自媒體就是B,在2018年中我會將B升級為A,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將不會再擔心被老板炒魷魚。
朋友,去做吧,也許你腦海中的目標,想法,將來會成為你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你走向自由之路的鑰匙。
不要再問,再猶豫,去做,去驗證,實驗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