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書目《麥肯錫思維》,作者洛威茨
閱讀第241頁至第304頁,共63頁,已完結
讀書筆記:
盧梭曾說:“形成獨立的學習方法,要比獲得知識更為重要。”
對自己的歷練是每個人一生當中最應該投資的領悟,也是最重要的工具。積累知識其實很容易做到,只要建立起新的觀念和新的方法,就能夠快速地吸收知識,因此方法比知識更加重要;工作本身并不能保障你的經濟來源,擁有財富也并不意味著經濟獨立,只有掌握工作方法和具備創造財富的能力才是最可靠的。
愛迪生有一位學歷很高的助手,有一次,他讓這位助手幫忙計算一下一只燈泡的容積。助手先是用尺子量,然后用各種公式計算,花了大半天時間,結果依然沒有確定下來。愛迪生實在看不下去了,于是自己把燈泡拿過來,往里面裝滿水,再把水倒入量杯,輕松地計算出了燈泡的容積。
掌握了方法,問題就會變得簡單。知識的積累的確很重要,只有以豐富的知識作為基礎,才有能力獨立探索學習的方法;然而,積累知識并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一味地接收“是什么”,而不去研究“為什么”和“怎么樣”,那么積累了再多的知識也不會懂得變通,這樣的知識只不過是一潭死水,終將被他淘汰掉。只有懂得探索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才能開拓你的生存空間。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納依曼曾經說過:“當今教育內容的80%都應該是方法,因為方法比事實更加重要”。
知識不是智慧,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智慧。
上學的時候,大家同樣的學習水平,同樣的老師上課,為什么有人經常拿第一名,而你經常不及格呢?
因為別人掌握了學習方法。
每當老師教一個新的知識點,掌握學習方法總是容易理解老師所說的,更容易舉一反三,什么考試也不在怕的。而你只會死記硬背,考試的時候換個思路出考題你就不會做了。
特別是在學習理科的時候,老師經常說,“要掌握方法,要理解通透,死記硬背是沒用的。”無論生活中,還是工作學習上,方法總比知識管用,掌握了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精髓。
有這樣一句俄羅斯諺語:“巧干能捕雄獅,蠻干難捉蟋蟀。”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講究方法,巧干勝于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