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共讀一本書,我們讀的是吳軍老師的《見識》一書。
最近幾天,勇哥和小江紛紛問我,能不能給他們推薦幾本關于溝通表達的書。從跟他們聊天的過程中感覺得到,他們越來越重視自己在職場中的溝通表達力。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善于表達的人,當我意識到“好好說話,把話說好”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后,就開始學習關于溝通表達的內容。在5月份的精讀營中,我挑的書也是劉墉老師的《說話的魅力》。讀完劉墉老師的書,我更加清晰的明白,有邏輯的溝通表達,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在不同的場合,表達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在我的印象中,老爸就是一個非常擅長溝通表達的人。
001.平時聊天
老爸年輕的時候,就比較喜歡宅在家里,除非有什么事才會出去給人幫忙等。可即便這樣,老爸還是會有不少朋友來家里找他喝茶聊天。
記得最常來家里玩的叔叔伯伯中間,有一位堂伯是跟老爸互動最頻繁的。這位堂伯在我們當地是屬于德高望重之人,可是因為堂伯的脾氣比較古怪,所以幾乎很少有人能跟他正常互動,一言不合就有可能上升到吵架的地步。
可是在老爸這里,脾氣古怪的堂伯也能夠跟他聊得很暢快。原因在于老爸非常懂得關注他人的感受,用劉墉老師的話來說,就是能夠把話說到對方的心窩里,讓人聽了心情舒暢。
002.談判
吳軍老師在《見識》一書中說:說服別人,靠的不是口才,而是事實。
仔細想想,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事實大于雄辯嘛。
而“擺事實,講道理”,是老爸最常用在我和老弟身上的溝通哲學。
在之前的分享中有提到,老爸很尊重我們的自主選擇權,不過,每當我們做好決定跟他商量時,他要是覺得有不妥的地方,他就會列舉很多實際案例來幫助我們分析做這件事的利弊,并用事實告訴我們,我們會承擔怎樣的后果。
分析完之后,如果我們依舊堅持自己的決定,除了在背后默默幫助和支持我們之外,他不會再過多動搖我們做出的選擇。
有句話說:情商高就是會說話!我想,我的老爸大概就是屬于情商高的人吧,向老爸學習溝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