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在上一章中,作者向我們闡述了需求、供給隨價格變動的趨勢,并用供給曲線、需求曲線分析了價格或者其他變量的變化引起的曲線的變動或移動。但是,上一章的內(nèi)容只講解了變化的方向,而變化和出現(xiàn)反應的程度如何呢?因此,在這一章詳細敘述了需求量和供給量對于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并且給了一個特有的名詞,即彈性。價格彈性的計算用量的變化率除以價格的變化率。大于1是,是富有彈性,即價格的變化會很大程度地影響需求量或供給量。小于1是缺乏彈性,即影響不大。由此,對于一些政策的制定,價格機制,生活中的現(xiàn)象以此都可以做出分析,用總收益去判斷。值得強調(diào)的是,這種反應程度受時間的影響,在短時間內(nèi),可能是缺乏彈性的,長時間就可能富有彈性,比如書石油價格的例子,短期內(nèi)減少石油的供給,價格會上升,但是需求沒有明顯的變化,從而總收益是增加的,但長期來看,人們可能會選擇少開車或者選用新能源汽車,從而需求量減少,導致總收益并沒有增加。所以石油商也不會選擇長期提高石油價格來獲取利潤。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其實很感嘆,經(jīng)濟學的分析非常有條理非常有邏輯,而生活中的現(xiàn)象我以為是憑感覺的東西沒想到里面蘊藏了這么多的隱情。市場的選擇必須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才是有利可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