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兩年前的夏天,八月將盡,東京的夜晚已經有些微涼,我乘坐地鐵JR中央本線到達信濃町站,出站后問得神宮外苑的方向,步行約十分鐘,找到了外苑跑道的起點?!霸跂|京時,大體是去神宮外苑跑步。那是神宮球場旁邊的環形慢跑道……在東京的鬧市中心,是甚為少見的綠意盎然的地段。” 這是村上春樹日常訓練的主場,也是我此行的目的地。夜幕下的神宮外苑,聽不到汽車的聲音,高大的銀杏樹在微風中輕輕搖動著葉子,偶有路人緩步經過,氣氛格外靜謐,我站在起點,想象著村上春樹繞著這環形跑道揮汗奔跑的樣子,心情有些許的激動……
? ? ?我相信是長跑讓村上春樹擁有了一種“持久力”,這種持久力對于寫作的幫助當然也是顯而易見的,寫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這尤為重要。跑步是簡單的運動,無需什么先進的設備,一雙跑鞋,一份放松的心情就行,也不需要跟人說話、寒暄,只要按照一定的節奏,調整好呼吸,就可以一直跑下去,這絕對符合村上春樹的性格。
? ? ? ?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神宮外苑也是村上春樹波瀾壯闊的文學之路揚帆起錨的地方。 1978年4月1日的下午,他在緊挨著跑道的神宮球場一邊喝著啤酒,一邊觀看養樂多燕子(村上春樹是燕子隊粉絲)對廣島鯉魚的比賽,晴朗的天空,嫩綠的草坪,迪布·希爾頓揮棒擊中速球,清脆的聲音響徹球場……就這個瞬間,他突然下定決心,“對啦!寫篇小說試試!”于是,《且聽風吟》不久后誕生。
? ? ? ?1982年,33歲的村上春樹關掉東京的爵士吧,搬到千葉縣的習志野,正式進入職業寫作。開始每天跑步,是寫完《尋羊冒險記》之后,清晨五點起床,晚上十點就寢,每天跑步10公里,生活變得極其規律。沒有競技性的長跑或許更能體現運動的精神,在自己的長跑世界中村上春樹收獲了健康的體魄與充沛的精力。
? ? ? ?作為中國讀者,認同村上春樹往往是“小資情調”的鐵證,他小說里隨意又瀟灑的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那些音樂、電影、紅酒、優雅的穿著、精致的對話……流光溢彩,是大多數讀者感覺陌生但向往的生活。
? ? ? ? 疏離系、青春系、治愈系這樣的命名又是各花入各眼之后的不同解讀。比如疏離,疏離是一種感覺,不是現實中的具體,在村上春樹的小說中,不論人物對話還是敘述語言,到處都有“疏離系”曼妙的影子,非常“后現代”非常“解構”。比如:
? ? “鞋聲再次響起,來自別的空間。我分辨不出它來自哪個方向,仿佛是從什么方位也不是的方位、從什么地方也不是的地方傳來的,然而看上去這個房間已是盡頭,哪里也通不過去。腳步聲持續響了一陣便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沉寂幾乎令人窒息。我用手心擦了把汗。喜喜再次消失?!?/p>
? ? ? ? ? ? ? ? ? ? ? ?———《舞!舞!舞!》
? ? ? ?“洗衣店前一塊招牌寫到:雨天光顧九折。為什么雨天洗衣服便宜呢?我無法理解。洗衣店里面,禿腦袋店主正神情抑郁地熨衣服。”
? ? ? ? ?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 ? ? ? 這樣充滿“后現代主義”和“解構”意味的敘述語言,并明顯帶出疏離質感的段落比比皆是,讓人欲罷不能。
? ? ? ?跑向馬拉松!1983年7月,僅僅在堅持長跑一年之后,村上春樹因為機緣巧合,受一家雜志邀請,來到馬拉松比賽的發源地希臘,獨自一人挑戰從雅典到馬拉松小鎮的42公里。
? ? ? ? 看看當時都留下了怎樣的回憶:
? ? ? ?“直至十二公里處,都是漫長而徐緩的上坡路。幾乎無風。在六公里處脫掉了背心,上半身赤裸。平常我都是光著上身跑步,脫去背心后,感覺十分爽快,事后卻得為嚴重的曬傷苦惱?!?/p>
? ? ? ?“從東京萬里迢迢來到這個美麗的國度,干嗎特地在這條煞風景的、危險至極的路上玩命奔跑呢?沒有其他該做的事情嗎?我強烈地質詢自己。最終,三條狗、十一只貓,便是這一天在馬拉松大道沿線所見的可憐地丟掉性命的動物。我一面計數,一面感到情緒甚為低落。”
? ? ? “終于跑到終點。什么成就感,根本毫無感覺。滿腦子是‘終于不用跑下去了’這樣一種安心感。從雅典到馬拉松村用的時間是三小時五十一分。說不上是個好成績,但是我畢竟獨自一人跑完了全程,還與交通地獄、絕難想象的酷暑、劇烈的口渴為伴,大約為之自豪亦不妨。然而這種事情此時此刻都無所謂。一步也不必跑了——這才是最為喜悅的事兒!哈哈,不必再跑了!”
? ? ? 看看,可愛嗎?可親嗎?像不像身邊的朋友,鄰家的大哥。
? ? ?時代變了,人們的趣味也悄悄改變,我們的閱讀更像是一種籍由作家的文字尋找自我的探索,以及對生命局限性在思維上的突破。村上春樹作品中現實性與虛構性相結合而編織出的奇妙世界,非常吸引城市中不甘幻滅的靈魂,讀者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并產生出“這是關于我的小說”這樣的念頭。
? ? ? ?無論是愛情故事還是冒險,我們隨著村上春樹的筆觸忽而陷入情緒的低谷,忽而邁向感受的高潮。如果說,村上春樹的文學是一道風景,那小說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就是姿態各異的花草樹木,而他的文學技巧是穿越四季的風,給人物涂上各種不同的色彩。
? ? ? ?村上春樹是毋庸置疑的流行作家,文化現象。其受歡迎程度早已超越一般人的想象。他的作品被翻譯成超過四十種文字在全世界廣泛出版傳播,在我國,正版刊行已經超過300萬冊,這已經超過除他之外所有日本文學作品的總和,在歐美同樣擁有龐大的讀者群,甚至有各種“村上俱樂部”,尤其在德國,僅僅《尋羊冒險記》自1991年出版以來,已經賣出超過100萬本,這樣的刊行量,丹·布朗、伊恩·麥克尤恩已經無法望其項背,就算JK·羅琳只怕也不遑多讓,只是不知道托爾金能不能把他比下去……村上春樹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深刻地影響著都市人,尤其是都市白領階層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旨趣。
? ? ? ?即便如此,要定義村上春樹的小說,還是困難的,因為他小說深邃的思想境界和高超的藝術手法,以及錯綜復雜的情節設置,他當然不是金庸古龍,但也不算卡夫卡(對了,他也是諾獎遺珠)喬伊斯,他就是村上春樹,屬于一百年以后依然會被人反復閱讀的那類作家。
? ? ?長跑是村上春樹到死都不會放棄的愛好,這已經是他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他說:“一個幸運的作家一生中大約能寫12部小說,我不知道我還能寫多少,我希望還能寫個四五部,但當我跑步時,我感覺不到那種限制?!彼终f,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墓志銘上可以這樣寫“村上春樹 ?作家 跑者 1949——20××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 ? ? 這就是我們的村上春樹老師,是不是很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