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這是時間標記,如果你的分析是多荷載步的,就會看到Time=1、2、3……如果在定義荷載步的過程中定義了時間的數值,那么這里就會按照用戶定義的時間顯示。時間很重要,可以在遇到程序意外錯誤的時候,通過時間數據找到“發生計算問題的時間點”以便于我們對模型的再修改。
橫軸: Cumulative Iteration Number / 累積迭代數
在非線性問題的求解過程中,程序利用求解器進行迭代計算來得到最終的解答。橫坐標的“數量”大小,和項目的非線性程度直接相關,越接近線性問題,迭代數越少,非線性程度越高或遇到難以收斂的時候,迭代次數就會顯著增加。
縱軸: Absolute Convergence Norm / 絕對收斂范數
既然叫“范數”,聯想到我們在建模過程中輸入的各種數值都不是“范數”形式的,因此程序在求解過程中,在進行計算的同時,也把相應的變量進行了“規范化”處理,比如有時候會進行歸一化等等。對于我們來說,縱軸的坐標數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曲線之前的相對位置關系。
重點來了
我們來看看曲線代表了什么意思
注意上面的曲線,體現的是F(Force,荷載)與M(Moment,彎矩)之間的關系,用這二者來繪圖,是因為在求解計算過程中,這二者在全部單元自由度中都有相關性。在有些分析中,還會出現溫度、位移等。
上圖中還可見的,是CRIT和L2標簽,CRIT是criteria的縮寫,指的是收斂判別準則;L2指的是L2級范數,當然還有L0、L1級范數,這里我們叫它為計算殘差。
在求解過程中,ANSYS在每荷載步的迭代中,進行收斂判別準則和計算殘差,計算殘差是所有單元內力的范數,只有當殘差小于準則時(在上圖中指的是L2
至于看起來CRIT曲線在緩慢上升,可以這樣理解:分析由許多的荷載步組成,而在荷載步中,力同時也會被“分割”,例如力收斂準則設置為10000,荷載步有100個,則對于第一個荷載步而言,力的收斂絕對值就是10000/100=100,是總體力收斂絕對值的1/100,在隨后的“累積”計算過程中,向10000發展。
ANSYS的收斂準則,主要有力的收斂,位移的收斂,彎矩的收斂和轉角的收斂。其中位移收斂是基于力收斂的,換言之,力收斂算的是絕對值,位移收斂算的是相對值。因此,在結構分析中,盡量使用力/力矩收斂準則,在用位移控制加載時才會優先考慮用位移收斂準則。至于用什么收斂準則,可以用CNVTOL命令進行設置。
缺省的收斂準則,是模型全部自由度變量的平方和再開方(SRSS)*valuse(自定義的值),例如:
CNVTOL,F,10000,0.0001,2 意思是:采用力收斂準則,10000是力的收斂絕對值,0.0001為收斂系數,力的收斂控制值為10000*0.0001=1,2為收斂2范數(L2,一般結構問題通常采用L2)。
此外,非線性計算中用到的一個開關是SOLCONTROL,默認情況如下:
在solcontrol 為打開狀態時,對于力和力矩來說是默認值為0.005;對于沒有轉角自由度的DOF,其默認值為0.05。
在solcontrol 為關閉狀態時,對于力和力矩來說,其默認值為0.001。? ? 默認情況下solcontrol 為打開狀態,因此如果用戶完全采用默認的話,對于力和力矩來說是默認值為0.005;對于沒有轉角自由度的DOF,其默認值為0.05。
在監測整個迭代過程中,如果發現曲線不正常,無法收斂,甚至有時候見到曲線“往回走”,就需要對本次分析進行調整了,措施包括:
a調整荷載步,增加子步數量;
b修改收斂準則。當采用力收斂準則時,發現結構出現硬化,或相鄰兩次位移增量范數變化差異較大時,建議不實用位移收斂準則;當采用位移收斂準則,發現結構出現軟化,或材料接近理想塑性時,建議不采用力收斂準則;
收斂準側可以使用一個或同時使用多個,當只使用一個收斂準則,發現求解過程中上圖曲線發生很大的跳躍,則建議采用力和位移同時作為收斂準側。
c檢查非線性設置(solcontrol命令);
d重新劃分網格;
e檢查模型的加載形式與邊界條件;
f檢查模型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