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杰說
《中國詩詞大會》火了,在這個寒冷的春節!
從正月初二到十一,連續10天10集連播,《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以勢如破竹的氣勢,占據春節央視一套黃金時段,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中國詩詞,本來是挺高大上的東西,怎么會這樣火?
唐詩、宋詞,可以說代表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最高成就。
唐詩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早在唐朝就已名滿全球,對世界上很多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令無數人為之折腰。
宋詞屬于詩歌的一種,標志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
歷來唐詩與宋詞并稱雙絕,都代表了一代文學之盛。
這個節目我本來不知,因為我很少看電視,不過春節后,《中國詩詞大會》的視頻在微信上瘋狂轉發,引發了我的好奇心。
前些天,我在網上看完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和第二季,可以說是一氣呵成,一口氣看完的。
看完之后,意猶未足,趁熱寫寫感想吧。
今天我主要寫兩個人。
先說陳更,我是她的粉絲。在第二季中,她三度以強大的實力,獲得擂主,是獲得擂主次數最多的選手,可惜在總決賽中惜敗。
美麗的麻花辮子,再配上一身藍布衫和黑長裙的民國女學生裝,陳更以樸素淡雅的裝扮,一亮相《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便引起了矚目。
陳更,北京大學機器人女博士,工科女博士啊,跨界跨得如此徹底,我也是服了。
大家紛紛稱贊她“既聊得了天文地理,又造得了智能機器人,真乃一代才女。”
陳更,憑借“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書卷氣息,以及外表柔弱,實則敏捷果敢的氣場,成為許多觀眾眼中的“詩詞女神”。她的每一場精彩發揮,都能引發觀眾在微博上的熱議和刷屏點贊。
看得出她是一位性情中人,所以我喜歡。
陳更說,她本來抽空學詩詞只是愛好,卻沒料到,因為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竟成網紅。
對于很多看完詩詞大會,后悔沒有從小開始背詩的觀眾來說,這里有一個福利:
陳更從21歲,即研究生第一年才開始學習詩詞。從研一到研四,從《唐詩三百首》到《宋詞三百首》,從古代到現代的所有詩詞,她真的是讀得入了迷:寒暑假讀,周末讀,吃飯讀,坐地鐵讀,睡前讀,清晨讀,所有的空閑時間,陳更都在瘋狂地讀。
“詩詞已滲入我的生活中,越來越難忘。”陳更的業余愛好廣泛,但詩詞這項特長被她隱藏得很深,以至于在《中國詩詞大會》一戰成名后,身邊不少人都驚呆了。
一個大學生說:“我簡直傻了,沒想到高數的助教姐姐的詩詞這么棒!”
陳更算不得美女,但配上完美的氣質,令人百看不厭。
武亦姝,《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
經過10期節目的艱苦比拼,憑借強大的實力和淡定的氣魄,最終,16歲的上海少女武亦姝獲總冠軍,網友為她的才情所折服,稱其“這個00后美少女,滿足了人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武亦姝,上海復旦附中學生。1米80的身高,神似梁洛施的長相,給人溫婉的感覺。喜愛讀詩詞和穿漢服。
令人驚訝的是,她的偶像既不是明星,也不是名人,武亦姝把陸游、蘇軾和李白封為自己的“三大偶像”。不僅隨身攜帶一本蘇軾的詩集,更奉陸游為男神。
武亦姝說她從小就喜愛讀詩詞,只要是一聊到古詩詞,她就會抑制不住地興奮:“我覺得古詩詞里面有很多現代人給不了我的感覺。比賽結果無所謂,只要我還喜歡詩詞,只要我還享受詩詞帶給我的快樂,就夠了。”
她的詩詞背誦量是2000首!
作為一枚學霸,武亦姝令周圍師生印象深刻的不僅是才華,更是其淡定的心態。一位認識她的人說:“電視里在播放她的節目,家人都在看,她卻不看,只管自顧自寫作業,不是一般的淡定。”
在第四場的比賽中,武亦姝一人橫掃全場,在場上與百人團同答題環節中,9道題全部答對,共計戰勝百人團中的308人,創下新紀錄308分,成為詩詞大會第二季播出以來,在這個環節里的最高分獲得者。
最令人拜服的是在飛花令環節,武亦姝的表現更為出色。
當期飛花令的主題字是“月”,武亦姝答題過程中全程微笑,尤其是當第二次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需要重新再說一句帶“月”的詩時,她微笑著脫口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現場評委拍案叫絕:“這肯定是童子功,從小積累到現在!”這也成為她“走紅”后流傳最廣的一個畫面。
武亦姝的表現可以說是驚艷全場,不僅沒有一絲緊張,還面帶笑容,姿態灑脫,完全沉浸在詩詞的海洋中,仿佛回到了古代,在與古人對詩。
武亦姝上一學期里讀的書既有《浮生六記》、《人間詞話》、《聊齋志異》、《紅樓夢》、《莊子》等古代經典,每星期還會交錯著讀《劍南詩稿》、《小山詞》、《放翁詞》等。
最主要的是,她才僅有16歲。16歲時,我在干嘛呢?
《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從五湖四海上千名報名者中,挑選出106位詩詞達人參加節目錄制,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年紀最大的65歲,最小的只有7歲,既有大學教師,也有普通農民,還有在中國學習工作的外國留學生,真令我輩汗顏,自己國家的國粹,還不如人家外國人掌握得好。
主持人董卿和4位點評嘉賓康震、王立群、酈波、蒙曼的妙語點評,也為節目添色不少。
當然,在比賽中還有許多選手也令人印象深刻,如北大才子彭敏,高中女生姜聞頁等,因為篇幅的關系,就不一一寫了。
總之,如果你還沒看的話,一定要去看啊,絕不會讓你失望的。
從去年開始,我與朋友互相鼓勵,每天背一首唐詩,到現在已經背過一大半了。我們的初衷是,每天背一首唐詩,這樣一年就可以背完唐詩三百首。
順利度過最初的咬牙堅持后,現在我們已經很享受這種每天背詩的過程,希望早一天背誦完。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亞軍彭敏說過:“背誦,對于你接近詩詞和文化更有意義,背下來以后就融入到你的血液之中,它會塑造你的精神和靈魂,同時浸潤你的寫作,我寫作的語言就受益于詩詞。”
看看人家背詩詞動輒就是幾千首,內心慚愧啊。
不過沒關系,我一天背一首,一年300首,十年就是3000首,活到老背到老,到那時,我是不是也可以“腹有詩書氣自華”呢?
(END)
點個贊或者關注我,給阿杰說一個小小的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