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攻一點、不計其余
這個練習要求集中精力來激活孩子的進步,所以內容只包含兩個部分:
1、父母對孩子的感賞
2、孩子對父母的感賞
日常的感賞可以包含你生活中所有值得感賞的人事物,親子感賞只包含以上兩個部分。要做到只攻一點,不計其余。 ? ? ? ? ? ? ? ? ? ? ? ? ? ? ? ? 二、內容的側重點
親子感賞,就是對優點、亮點和進步的感賞。側重點是對進步的感賞,只要有一點點進步,就要去感賞,就很值得感賞。
從A點走到B點,是需要一步一步走過去的。每一步都是重要的,都是必不可少的。走好每一步,就能走好整段路。
把重點放在對進步的感賞,是要達到兩個目的:
1、培養你發現亮點的能力
2、改變你的聚焦模式
大多數家長在發現孩子亮點上,能力很差,而聚焦缺點的能力卻很強,這個練習就是要培養家長發現孩子亮點的能力。不具備這個能力,想要把孩子教養好,是不可能的。
這個練習要求你,用淘金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現狀。把淤泥(缺點)撥一邊,只專注在發現金子(進步)。
淘金者的目標很明確,只在乎金子,不在乎淤泥。淘金時,對淤泥視而不見。所以,在練習的時候,是不能把孩子的缺點拿出來說事的。
練習的時候不在乎孩子的不好,不是說放任不管,而是當下不是聚焦解決的時機。如何處理我們的課程有教,但不是練習的時候去處理。
練習更重要的是扭轉聚焦模式,你習慣聚焦孩子的不好,就只會創造出孩子越來越不好的實相。你只有養成總是看到孩子的好,總是看好TA,你才能創造出孩子越來越好的實相。
父母感賞孩子,側重點就是要感賞孩子的進步;孩子感賞父母,側重點也是如此,聚焦在父母的進步。
三、孩子感賞父母應該如何做
父母感賞孩子,是父母主動改善對孩子的觀感。
孩子感賞父母,是孩子改善對父母的觀感,同時也檢驗父母的努力是否打到點上。
孩子對父母的感賞,在親子關系還不融洽的時候,是有難度的。這個時候可以先擱下,只做對孩子的感賞。到親子關系改善了,就要開始做,因為這個是增進互信很重要的練習。
孩子感賞父母的練習形式,是父母先向孩子了解,在孩子眼中,父母有那些進步,或值得感賞的地方,然后父母來到晨讀群進行分享。
四、父母如何了解孩子眼中的父母
向孩子了解TA眼中父母的優點和進步,可以通過先感賞孩子,然后再詢問的方式進行。
舉例:
父母先感賞孩子在那些方面有進步,有哪些優點和亮點是值得感賞的,這個時候,雙方的感覺都很好,雙方都是聚焦在豐盛的一面,能量狀態很好的時候。
父母就問孩子:“孩子,你最近做了什么,導致你有這樣的進步呢?”然后孩子會講他是如何進步的。。。。。。
接著父母問孩子:“孩子,你最近進步了,那你覺得爸爸(媽媽)最近有進步呢?哪怕一點點進步都可以,你覺得有嗎?”這個時候,孩子多半會愿意敞開心扉,講他眼中的父母的進步。
然后父母就可以根據孩子所講的部分,在群里進行分享了。
五、練習的時間以及人數安排
親子感賞練習時間設定在每周二、四、六進行,報名參加練習的人,在指定日子,自行安排時間在群里練習。
一天報名練習的人數,控制在兩人以內,不超過兩人,需要提前跟群副手報名,由群副手登記、安排。
練習可以用語音和文字進行,鼓勵用語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