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喜樂年華主題征文活動
01
“叮鈴,叮鈴.....” 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辦公室的寧靜。
“你跟林主管來我辦公室一趟。”電話里傳來何總的聲音,比起往日聲音顯得低沉而略帶疲憊。
“何總, 今天林...”小陳的話音還未落,電話那頭便傳來嘟...嘟...嘟...幾聲盲音。小陳握著電話通,半張開嘴,茫然失措,忍不住嘟嚷“何總…這是怎么啦?”
下一秒,小陳急忙起身,一邊伸手,從桌角的筆筒里拿一支中性筆,一邊撿起桌上放的工作筆記,便急匆匆地走向何總的辦公室。
辦公室里一片死寂,氣氛怪異又可怕,小陳小心翼翼地走到何總辦公桌跟前,辦公室里的光線有點暗,加上何總這個神情,氣氛怪壓抑的。何總見小陳只身一人來,便開口問道: “通知林主管了嗎?” 眼神里閃過許多情緒唯獨沒有質疑。
“今天林主管請假。”
“啊~西~,我忘了林主管今天請假”,何總緊鎖眉毛,握緊拳頭,輕輕捶打一下桌面,沉默片刻之后,對小陳說道: “幫我聯系一下林主管,讓她來一趟公司”。
“何總,您可能不知道,林主管請假的時候,尤其是她在過小年的時候,不愿被打擾,所以切斷一切外界聯系。”小陳不敢太大聲說話,怕引火燒身;也不敢小聲,怕何總聽不清,反而痛罵她一頓。
“什么?”何總感到十分詫異。在他的眼里,林主管是個貨真價實的工作狂,精力超級旺盛,一周工作七天無休假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可今天怎么了來一個全天失聯。
雖然內心里十分不解,但他心里很清楚,今天下班之前也就是客戶晚上九點上班之前,他必須聯系到林主管,跟她商討客戶昨晚發來的重大事宜。
何總是林主管頂頭上級。但論資歷,林主管來公司的時間比何總要長,她大學一畢業,就來這個小有名氣的外企工作。
而何總今年五月份才受總公司委托,來中國辦事處當總經理。雖然,名義上,何總是林主管的直接領導,但很多業務還需要仰仗林主管。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嗎?怎么今天突然請假了呢。而且不允許任何人或事打擾她。”何總心里嘟嚷著,抬頭對小陳說道:
“小陳,這樣吧,你先幫我整理一下北方小年的資料,半個小時之內發給我。” 小年是什么? 他很好奇。作為一個外籍職業經理,何總從未了解過這個地區特色的節日,況且他身居中國南方濱海城,他現在所居住的城市,不興過這個節日。
02
小陳工作向來很麻利,不到15分鐘的功夫,她把何總需要的資料整理好,并發送給何總,附上一句解釋: “您需要的資料,請注意查收!何總,林主管是蒙古族,我曾聽說過,那里的人特別重視過小年,所以我幫您整理了蒙古族小年有關的資料。”
資料內容如下:
“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于中國《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恒之火”。在蒙古族人民的眼里,火是生命與興旺的象征。他們敬火為神,在草原上,火神是諸神中最受尊敬的神之一。過去蒙古人吃飯前首先要用奶酒敬火;現在則要在每年臘月二十三舉行祭火,又稱為“小年”。
蒙古族小年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也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根據記載,蒙古族人要在這一天送“火神爺”上天,因為火神是賜與人們幸福與財富的。蒙古族人們對火是很尊重的。平時用火小心慎重,不讓小孩玩火,隨意跨越火堆,出門遠行先要祭火,出外歸家要檢點新柴放到爐灶里,以表示對火的虔誠。
待到小年這天,全家恭恭敬放地向“灶神”供獻羊胸叉骨和哈達(半耕半牧區,用豬肉代替羊肉)、香燭(老一輩人會用)、奶食品、黏飯等、并且全家人 同吃羊胸叉肉,飲酒娛樂,夜以繼日,將“祭灶”飯吃七天。
03
對于何總來說,這些文字有點深奧,有很多民族特色的描述,但也能知道大概意思的。他拿起外套,便匆匆離開辦公室。
一月份的廈門,陽光明媚,這讓從首爾過來的何總,感覺到好舒服,太陽曬在身上很暖,同時也有些許夏天的味道。
大概過了十五分鐘,何總便來到了林管家的門口,屋內傳來了一首歡快的音樂,歡快的音符,像是波浪中的精靈,它們靈巧地前行,每一躍都充滿了朝氣,每一躍都充滿了陽光。或許這就是假日心情吧,他一邊自言自語,一邊舉起手鏗鏘有力地敲了門。
“誰呀~”林主管猛地開了一聲門,來不及摘下頭上的防塵報紙帽。
“不好意思,是我,有事兒找你商量。”何總極力掩飾尷尬,
“何總,你怎么來了?哎呀,來得真不巧,家里正“掃房”,一片狼藉。”
“掃房?,有什么特殊含義嗎?”好奇心爆棚的何總問道,
“臘月二十三送灶神之前,咱們都要掃塵除埃,這是我們老家的習俗”林主管快言快語地解釋道,還沒等何總快口說話,她便急轉話題問道:“何總,您專門跑一趟,想必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商議。這樣,您先去樓下咖啡等我,我換完衣服就過去。”
“這樣,我幫你掃房,順便親自體驗一下,你口中的傳統節日。中午吃飯的時候再商議公事,叫上你們組員,咱們中午一起慶祝小年。我請客。”
“那我不客氣了。”林主管(小林)爽快地回應何總。
“那沒什么。來中國之后,我從來沒有過個臘月二十三”,何總邊說邊毫無客氣地走近屋內。
“現在,廈門大街上很難嗅出個年味來,更覺察不出人們有要過年的意思!人們還是像往常一樣忙碌。不過,我們老家不同,從臘月二十三起,發現這里流淌著濃烈的過年氣氛,許多整日忙著奔波的老百姓暫時放下手中的工活,開始張羅著過年,張羅著新的生活。”小林緊跟在何總后面解釋道。
“掃房也是其中之一?”何總一邊接過小林遞過來的一次性手套和抹布,一邊疑惑地問道。
“嗯,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據說,在堯舜時代,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春節前掃塵的習俗。塵”與“陳”諧音,“掃塵”也叫“掃陳”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去蘊含了人們“推陳出新”、“辭舊迎新”、“破舊立新”的意思。”
“似懂非懂,不過倒很像我母親生前常說的那一句:“如果你的房間臟亂,夢想和好運就會溜走。”
“嗯,同理同理,噢,何總的中文理解能力越來越厲害了,清掃房間,其實也是在清掃自己的內心,掃走壞情緒。反正我每當看到煥然一新的屋子,我的心情瞬間變得亮堂起來。”
“其實,今天早上在看到客戶發來的sample修改意見時候,我心亂如麻,很想說點什么,但又不知道從何說起。不過,跟你聊完你們老家“小年掃塵”的習俗,我忽然明白,面對棘手的問題,需要先穩住我們的心態,心平氣和地與客戶一起解決問題。”
“對,能看到sample的問題,并能及時溝通她們的想法。其實能看的出來兩件事吧,第一件事就是客戶對我還是比較認可的;另一方面是客戶對我們還是比較信任,希望繼續合作下去的,希望我方盡量滿足她們的要求”
“林主管,我終于知道為什么總部老大老夸你了,你真得很了不起”
“謬贊了,那跟我談的就是這件事情嗎~”
“嗯,我現在心里有答案了。對了,我今天打擾你休息,不會找我漲工資吧 ?”何總以輕松幽默地語氣,拉進與下屬之間的關系。
“哈哈哈,你說呢,不過,您能給我搭把手,是我榮幸至極。往年臘月二十三,我就像個像一條大海里的孤帆,一個人打掃衛生,一個人包餃子,感覺很可憐。”小林的話也逐漸多起來了。
“我聽小陳說,你年年請假過小年,你有沒有想過,隨鄉入俗呀?”
“沒有。”小林很篤定地說道。沉默片刻之后,她接著說:“其實,我不迷信,但這些習俗給教會了很多很多,從處世之道到做人之本”
她停下來,看著何總的反映,何總看得出來她還有話要說,對她點點頭,微笑著鼓勵她繼續。
“記得小時候過小年,父親早早的就在院子里忙開了,“沙沙”掃院子的聲音不斷從屋外傳來;母親這會兒已經生了火,燒水、煮飯;我呢在父母地吆喝下懶洋洋地從被窩里爬出來,這個時間對于他們來說的確有點早,起來洗把臉,歡快地期待著吃大餐。那是刻在腦子里的幸福畫面。”
“的確是個幸福的畫面。嗯~你說的大餐指的是烤全羊嗎?”何總反問到,全然忘記小陳幫他差的資料內容。依他看來,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過年過節必不可或缺的美食。
“據記載,烤全羊是成吉思汗最喜愛吃的一道宮廷名菜,以前只供蒙古貴族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的烤全羊。現如今,烤全羊已成為內蒙古草原飲食文化中一枚璀璨絢爛的明珠。不過,我們所在的地區,為了恢復生態,常年限牧,養羊的人越來越少了。”
“哦~聽說,你們在傳統節日,婚宴等重要場合,都要吃奶食品。”
“嗯嗯,聽誰說的,感覺來之前做過功課。咱們蒙古族稱奶食品為“查干伊德”,查干是白色的意思,伊德是食品的意思,放在一起就是指純潔、崇高的食品。奶食品是招待賓客的必備品,也是用以饋蹭,表示最純潔的祝福。如果我們不慎撒了牛奶或其他奶制飲料,父母會要求我們馬上用手指占了蘸了,抹在額頭上,說一聲,啊西,折福了。總之,奶食品被譽為最最珍貴的食品,食用奶食品時懷一顆敬畏之心。”
“那你也覺得,糟蹋奶食品會折福嗎?”
“小時候,我們對父母說的話深信不疑,真得小心翼翼地對待奶食品,乃至日常的生活中的一切食物。長大以后,慢慢明白父母所指的有一點迷信色彩,但敬畏之心早已成了習慣,由衷地感謝每一粒米,每一杯水。覺得萬物萬事都很珍貴。”
“我終于明白,你為什么,在遙遠的他鄉堅持過這個傳統節日了。意義非凡。”
“謝謝,您的理解”小林回以微笑。
“跟我客氣什么,今天你也給我上了一節重要的人生課:人需要經常給自己的情緒掃塵。這樣吧,我明年小年向總部申請,申請大家跟著你一起過你們北方小年。”
“真的嗎~”小林感覺驚喜不己。
“當然,小年精神不可磨滅。不過時候你可別吝嗇你的奶食品哦,哈哈哈”
“怎么會?到時候我可以教大家熬奶茶…………”小林頓時覺得一切都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