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羅列事實
5月第3周
制定27項計劃(其中計劃外8項),完成22項,達成率81%。
第一優先級11項,完成8項,達成率72%。
二、從事實中找優缺點
1、優點(突出):
1)繼續實施項目化管理
2)帶領2位新老師成長
3)實施假設驗證法進行職業定位
2、缺點(突出):
1)五年級英語授課體驗不好(連續2周)
2)計劃設置過多
三、找原因
1、優點原因
1)實施項目化管理
想法:這是推進部門團隊成長的2大舉措之一,實施之初一定困難重重。
假設:實施項目化管理的前提是團隊對項目管理有了充分認識,并積極主動達成項目目標;項目負責人能夠尋找到榜樣的力量。從目前情況來看,第一個假設不太成立;需要普及項目管理的流程和工具,抓過程,出現好的情況就做出正反饋。
原則:提升與世界的耦合度。
原則假設:易仁永澄老師倡導的行為準則。
2)帶領2位新老師成長
假設:按照改變的模式實施--認知、認同、踐行;用刻意訓練的方法提升其技能:邊界清晰、指導反饋。
原則:做高概率正確的事情。
原則假設:刻意訓練和改變模型都是被充分驗證過的方法。
2、缺點原因
1)五年級英語授課體驗不好
想法:按照外研英語課件上課,充分練習與書寫筆記,孩子就能積極參與并掌握。
假設:課件內容是符合學情的;我是能用好課件的。這兩個假設都不成立。
假設修正:教學設計首先要挖掘孩子內在驅動力,在此基礎上再設置刻意訓練;課堂規則的建立是一個習慣養成的過程,要養成一個習慣,就要按照TMBRT模型來思考,想清楚了再做。
原則:改變從反饋開始。首先是內在反饋,其次是外在反饋。
原則假設:符合認知心理學。
2)計劃設置過多
想法:把想做的和要做的事情都列上,自己一定可以擠出時間完成的。
假設:多做事情,才能快速成長。
假設修正:少做事,做重要的事;多使用抓手思維。
原則:以慢為快。
原則假設:二八原則。
四、對不好的進行改進
1、問題:
目標設置過多
2、關鍵點:
把多做事,就能快速成長作為假設,這是一個錯誤的假設。
3、解決方案:
使用抓手思維,把關注點放在反思、刻意訓練和以教為學上,每周的第一優先級內容不要超過3個。
按照此原則,對已經制定好的5月第4周目標進行精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