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母,在育兒的道路上一直磕磕絆絆摸索前進。
曾經以為,養孩子,不就那么回事,吃飽穿暖,噓寒問暖,不生病,不鬧災,就萬事大吉了!等孩子大一點,小星球開始爆發,才發覺,除了基本的物質基礎,尊重孩子精神世界的養成同樣重要。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育兒沒有現成的模版可以套用。
孩子上幼兒園以前,總覺得,幼兒園,不就是老師陪著做游戲,做手工嘛!如今才發現,是我異想天開了!尚未進學前班的孩子馬上就學完拼音了,十以內的加減法已經沒難度,開學二十以內加減法了。原本五點放學的幼兒園,因為報了繪畫,閱讀理解與寫作,口才,舞蹈等二課,每每放學回家都差不多七點了。到家還有寫不完的作業,錄不完的視頻,以及幼兒園要求的朋友圈打卡。
幼小的孩子為了不讓媽媽生氣,大多時候是很配合的,即便累的小手發酸,也會認認真真寫完最后一個字。等錄完視頻打卡,往往都晚上九點多了。
孩子是真累,做家長的是既累又心疼!
也曾想,算了,少寫點吧,打卡什么的應付幾天就好。孩子這么小就背負這么沉重的壓力,對他們身心成長也不是好事!
可幼兒園也是一個小社會!家長為孩子減了負,老師相應的也會減少對孩子的關注。
班級群里發照片,其他孩子都有正臉,唯獨我女兒只是一個遠景。別的小朋友每次排座都在前排,瘦小的女兒卻每次坐在最后靠門口的位置。別的小朋友完成作業,老師獎勵小貼紙,我的女兒神情落寞什么都沒有。
差別對待讓女兒也成長了!如今即便是累到哭也會完成老師的作業。
孩子學習辛苦,做家長的卻不能盲目減負,為了盡量讓孩子的童年過的美好有期待,我定期會給孩子承諾。比如,承諾一個玩具,承諾一次全家游,承諾她喜歡的繪本故事,承諾一次垂釣……
承諾了并給她實現,孩子便能開開心心許久。
做家長的總是很貪心,既希望多保留一些孩子的童真,又希望孩子的心靈不要受到傷害。很多時候,兩者很難做到平衡。
如今,我依然在摸索。摸索的過程中會盡可能多的尊重孩子的意愿!畢竟,孩子的世界也有期待!
幼年的他們已經被裹挾著承受了許多本不是這個年紀該承受的壓力,日后的人生依舊會有數不清的瞬間會覺得身不由己,就如同當今的我們。
為了讓孩子有無窮的力量度過日后的一次次考驗,做父母的只能盡可能多的,多給一些關愛,多給一些理解與寬容,多給一些鼓勵與陪伴。
賜予孩子一個有溫度的童年,也讓我們的人生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