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夜,鄭州最大的城中村陳砦依舊燈火通明。
文化路邊上的幾棟筒子樓里,一個剛剛畢業(yè)的年輕人蟄伏在昏暗的臺燈下奮筆疾書,身旁的燒水壺響起,總算是蓋過樓下鼎沸的人聲。
在這個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方,每天都有超過二十萬人在做夢,他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個。
一、微言慎行的怯懦者
陳砦要拆遷的消息傳到林澤耳里已經(jīng)很多次了。
他盡量不讓自己去想這些事情,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
剛剛畢業(yè)的林澤在外人看來是個太過內(nèi)向的人。盡管做著銷售的工作,身上卻沒有一絲“業(yè)務”的氣息,就連每天去樓下碰到賣餅夾菜的阿姨時,都靦腆像個還在讀書的孩子。
大學時不只一次有人告訴他要好好選擇行業(yè)和職業(yè),可他沒有在意,現(xiàn)在開始后悔,但卻已經(jīng)晚了。
每天他都要坐上近1個小時公交去公司,路上買的包子只能在路上啃完,因為一到地便要開始一天的“晨讀”。
“好,很好,非常好。”每天重復百遍的話不知道是否能夠映照進現(xiàn)實。
每月2000多的工資勉強可以負擔500左右的房租水電和其他日常開銷,至于存錢還有以后的組建家庭的事,他想自己還沒有資格去考慮。
第一筆“業(yè)績”離自己還有多遠?城中村拆除后自己離被趕出鄭州又還有多遠?
在公司里,主管的催促和父母的擔憂時常不經(jīng)意的交織在一起,不斷的在腦海里閃回,壓迫著他養(yǎng)成見人便開始鞠躬的習慣。
盡管工資不高,但是他仍然十分看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微言慎行的樣子給人感覺更為懦弱。
“林妹妹”是公司里人給他的外號,從一開始的憤怒到后來的忍氣吞聲,再到最后的微笑接受,或許這就是屬于自己的成長吧。
年輕人被生活壓到地上跪了下去,大家紛紛開始稱贊他成長了。
二、沒有方向的奮斗者
工作還未有起色,生活卻兀自開始發(fā)生了變化。
一夜之間,身邊的樓房似乎都“長高”了。
陳砦大大小小的房子都在不斷的向上加蓋,而加蓋的樓層并非磚瓦紅墻,而是一塊塊素色的輕薄鋼板,它們在這魚腸般窄小的街道中撐起了另一片藍色的天空。
各種陳砦要開始拆遷了的風言風語又再次喧囂塵上。
像林澤一樣消息滯后的年輕人在這藍色的天空下顯得有些彷徨,身無居所的擔憂化作如有實質(zhì)的壓力,讓他們變得難以呼吸。
“好,很好,非常好。”林澤盡量喊出最大聲,以蓋過自己真正的心聲。
“農(nóng)業(yè)路東明路附近,1100一個月。”身邊同事開始找房子,只是嘴里不經(jīng)意說出來的數(shù)字讓林澤心里一驚。
自己辛苦工作掙來的那點工資得大半交給房東,自己在這里到底圖個什么?
他也曾質(zhì)疑自己是否適合銷售類的工作,但是主管卻經(jīng)常鼓勵他,說著“剩者為王”,“不堅持的話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之類的話,每一次都把他從離職的邊緣拉了回來。
“你看看你維護的客戶,要是開了一單,你還會擔心自己住的地方嗎?”
他習慣了這種套路,但是卻總是被其吸引,仍然堅持著每天一遍一遍的打電話,一輪一輪的拜訪客戶,至于生活上的事,只能期待它不治而愈。
他們捂住了眼睛,便只能聽著別人的話來尋路。
三、努力3年的流浪漢
今天,林澤要給新入職的應屆生做企業(yè)培訓。
如今他所在的公司,剛好靠著鄭州北三環(huán),能夠看到破而后立的陳砦新村。
原來這里高樓林立,有一個屬于他的角落,后來大樓倒塌,新樓矗立,這里卻已經(jīng)沒有了他的立足之地。
回想起自己三年前住在陳砦的日子,林澤頗有些感慨。
那個時候的銷售經(jīng)歷讓自己從一個開不了口的應屆生,成長為一個八面玲瓏的職場人,但也同樣讓自己差點被高額的房租趕出鄭州。
當年厚著臉皮問家里“借”了5000塊錢,好歹是在鄭州找了個地方住下。
之后輾轉(zhuǎn)3年換了7、8份工作,總算才是找準了職業(yè)方向,勉強可以跟上鄭州的節(jié)奏,然而自己的年齡也開始奔三。
這幾年他像一個流浪漢一樣在各個行業(yè)和公司間漂泊無依,對比起部分同齡人開始在自己當初選擇的領域升為主管、總監(jiān),自己已經(jīng)被落下太多。
當年毫無計劃的一頭扎進自己不熟悉的行業(yè)中,所要繳納的學費,顯然太過沉重。
林澤笑了笑,甩掉頭腦中的喪氣思緒。他看著眼前這些一臉稚氣的畢業(yè)生懷著憧憬初入職場,仿佛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
一段初入職場的故事落下帷幕,而另一場職場新人的大戲即將上演。
一雙雙滿懷希望的眼睛看著林澤,林澤思索了很久,說出了自己故事最后的“答辯詞”:
“如果沒有方向,那這個城市能給你們的機會,真的不多。”
END
(本文中出現(xiàn)人名均為化名)
擴展閱讀:
陳砦,鄭州金水區(qū)北三環(huán)著名城市村莊,其轄區(qū)內(nèi)的蔬菜和花卉批發(fā)市場在全國知名,并在中原地區(qū)頗具影響力。
陳砦是鄭州最大的城中村,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面積內(nèi),矗立著800多棟高樓,居住著4000左右的本地村民以及超過20萬的“鄭飄”。
2016年下半年,陳砦開始全面啟動城中村改造,近20萬人需要再擇住所。
他們有的把目光放到三環(huán)之外,期待再次找到一片物美價廉的城市樂土;他們有的咬著牙搬進市內(nèi)價格不低出租屋,默默的忍受成倍的租房壓力;而有的人,無奈的離開了鄭州,去到別處另謀出路。
2017年1月23日,陳砦村開始正式拆除,在一片爆破聲中,有“中原小香港”之稱的陳砦終于成為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