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終于出院了,辦完出院手續,我們驅車來到山腳一家溫泉酒店,希望能緩解一下近期身心的疲憊和壓抑,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閑吧。
吃完午餐,在院子的水池邊駐足停歇,水中倒映著稀疏的枝丫,旁邊一輪圓圓的月亮嚇了我一跳,抬頭往天上看,一輪被霧霾籠罩著的太陽灰暗無光,再低頭看去,水中那輪倒影卻格外圓潤飽滿而清晰,像極了一輪光華璀璨的明月。
一陣風兒吹過,水面蕩起了層層漣漪,那輪美麗的水中日影開始搖晃蕩漾,它美則美矣,卻是那么的不真實,那樣的容易破碎。
我們靜靜走過大草坪,兩個人都袖著手,誰也不想說話。草坪上,小路旁,種植了許多銀杏樹,正是銀杏樹最美麗的季節,每一片樹葉都變得金黃,樹枝輕輕抖動,幾片樹葉便打著旋兒搖曳著飄落在地上。草坪上已經積攢了厚厚一層,一片金黃中露出草兒星星點點的綠色,草坪不像是草坪,倒像是銀杏之毯。
銀杏葉里,能看出有一些已經變黑的葉子,說明這銀杏之毯不是這一兩天形成的。酒店的環境十分干凈,清潔工人應該是十分盡責的,但是獨獨沒有清掃草坪上滿地的銀杏葉,我在心里暗暗感謝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十足的秋思秋意。
這里的銀杏樹都是新植沒幾年的小樹,我仔細望著它們,樹干均不過一掌寬,伸出的小枝小椏更為纖細,但樹葉卻簇擁著長在一起,不由讓人想起櫻花的錦簇花團來。
我對銀杏樹有著一種深厚的復雜感情,小時候,父母兩地分居,我和媽媽生活在家鄉的小鎮上,媽媽邊教書邊帶我,因為那時太小,小時候很多故事都是后來媽媽告訴我的,記憶中就有那么一棵銀杏樹。
用媽媽的話說,我是她用淚水帶大的,小時候多病,小鎮的醫院是我常去報到的地方,而治病對于小鎮人來說,還有另外一種方式:祈福。
姥姥拎著一個大籃子,里面裝著饃饃和香火出門的樣子我依稀還有印象,媽媽說,有一次我發燒幾天不退,夜里胡話連篇,醫生也沒了法子,是姥姥到銀杏樹下禱告祈福了整整一天,我的燒才慢慢退了下來。
后來,我才知道,那棵銀杏樹,是小鎮人心目中的神樹,據說有上千年的樹齡,大家有什么難事煩心事,都愿意去到樹前點一炷香,叩拜祈禱,跟它說說自己的愿望。而它,也神奇的佑護著大家,久而久之,神樹的名氣越來越大,十里八鄉的人們信奉它,甚至鄰縣的人也趕來向它訴說。
姥姥去還愿的時候帶我去看過它一次,似乎也是這樣的季節,那棵銀杏樹冠之大,我這個小小孩站在樹下抬頭看,只看到滿眼的黃葉,似乎沒有看到過天空。姥姥點上香火,口中念念有詞,讓我跪下磕頭,我乖乖照做,印象深刻的是樹干特別粗,我是抱不住它的,但是樹干中心空了很大一部分,像被挖空似得,黑黢黢的,姥姥說是燒香的人們不小心走火,大樹著過一次大火,人們都以為它枯萎了、死去了,但是來年春風里它依舊發芽生葉,依舊郁郁蔥蔥,讓人們驚訝的同時更加佩服它、相信它的神奇。
離開家鄉已經快三十年,偶爾回去也是和親人團聚,那棵神奇的銀杏樹再也沒有見過,小時候呆過的學校已經變了模樣,不知道那棵老樹還在嗎?它還好嗎?是不是依舊每年笑春風,是不是還有厚厚的香火堆在它的腳下,是不是還有那老奶奶,挎著籃子,帶著小孫子,虔誠的對著它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