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跟一位高中同學聊天,聊到我們最近在干什么,他似乎遇到了瓶頸,工作上不順心,薪資得不到提升;父母天天給他“上課”,到了而立之年,女朋友都沒有,每天承受父母的碎碎念,他表示很煩心。我告訴他,我最近在讀書,還報了個寫作營,并建議他找幾本好書來看看,興許心情就變好了呢。他給了個苦笑的表情,說現在壓力大根本讀不進去書,況且讀書能加工資么,能找到女朋友么。哎,我只好作罷。
人為什么要讀書呢?學生時代讀書大都是為了學習,提高成績。出入社會,就不應該讀了么?是的,讀書可能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不會讓人一夜暴富,但是書籍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呀!需要的時候就去用它們,不需要的時候就拋之腦后,這可不算真正的朋友。
拿我自己來說,我在高中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痛苦,甚至有自殺、出家的想法。父母在外打工,老師們每天忙著教學,同學忙著讀書考試,都沒空搭理這些瑣碎。在我最困難無助的時候,是書籍幫助了我,通過閱讀那些心理類、勵志類書籍,走出了陰霾區,迎來了溫和的陽光。如果沒有書籍,我不敢想象自己現在是什么樣子。
現在我依舊保持讀書的習慣,雖然時間少了,但我會盡量每天都抽出時間閱讀。因為我知道,我讀得所有的書,都不會是白讀的,他們像流水一樣流淌到我的大腦儲存起來,如果有一天,我再次遇到困難,跌入谷底,那么它們會是讓我爬起來的動力。
人,作為一種高等生命體,也有很多缺點需要進化和完善。比如說,得意時忘形,居高位時自滿等,這就是我提倡將讀書嵌入生活的原因。勤讀書,善思考,才能讓我們保持一顆謙虛平靜的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所以,讓讀書嵌入你的生活吧!無論你是身處焦慮、貧窮、病痛還是身處高位、生活富裕、精神飽滿的狀態,請不要忘了我們還有書籍這樣的好朋友,你愛它們,它們回報給你的將是精神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