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并不是沒有明確的工作和生活目標,而是雖然確定了要減肥的目標,卻遲遲不肯開始運動,雖然確定了每月讀完一本書的目標,卻遲遲不肯翻開書本,雖然確定了升職加薪的目標,但是卻遲遲不肯圍繞工作能力提升或者改善人際關系做出些許改變。
上述問題可以用一個名詞來概括:拖延。如果你身上也存在這類問題,不妨和我一起翻開《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這本書。書中告訴我們:拖延是完美主義的一個表現,想要改變需要從心態、行動和方法三個方面下功夫。
本書作者斯蒂芬·蓋斯是微習慣策略研究專家,他注重研究各種習慣養成策略,他的著作《微習慣》一書曾被翻譯為17種語言,備受廣大讀者歡迎。本書作為“微習慣”系列作品之一,為完美主義者提供了很多實用的解決方案。
01 完美主義形成的根源
很少有人從小就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的形成與個人成長環境和心理因素及外在環境的影響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通常完美主義者都是自身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們總是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很少能看到自己的優點,他們更容易看到事物消極的一面,很難活出自信和幸福。
完美主義者還源自有自卑情結。容易因為自己在某一領域主觀或者確實存在的缺陷,就斷定自己一無是處。他們總感覺自己比別人差,具有這種情結的人會有兩種極端表現,要么努力表現得超乎常人,要么選擇自我封閉。
之所以成為完美主義者,主要是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如果父母從小對孩子過于嚴苛,孩子長大后容易成長為完美主義者,無論自己做得多出色,都無法令自己感到滿意。
同時,應試教育也是造成完美主義的誘因。如果過于注重用分數衡量學生的學業表現,容易讓人產生只要付出最大程度的努力,就會取得優異的成績,過度的結果導向正是滋養完美主義的溫床。
02 完美主義的表現
完美主義者的表現五花八門,有的總是不懈追求更美好的事物,對自己擁有的事物或他人的表現從不滿足,有的則被失敗的恐懼禁錮,不敢冒險去嘗試做出改變。
永遠不知足的完美主義者面對的最大難題是過高期待和糾結不放,受恐懼禁錮的完美主義者最為困擾的則是過失擔憂和行動顧慮,兩種類型的完美主義者還容易存在一個共同的表現形式就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中。
完美主義者容易把完美當成腳下的地板,認為凡事做到完美才合格,對自己擁有過高的期待導致永遠看不到終點,容易產生愧疚、遺憾、焦慮和挫敗等心理。
比如,很多富豪明明獲得了令人羨慕的財富,但是依然覺得還沒有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他們爬上一個又一個財富的高峰后,卻發現欲望依然無法得到滿足,內心極度空虛,他們就是典型的永遠不知足型的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還會由于過分關注問題和失敗的原因而自我設限。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由于容易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而導致遲遲無法采取行動做出積極的改變。
還記得我大學快畢業時參加學校組織的800米賽跑,剛開始就被一名同時參賽的隊員撞倒的我,最后沒有晉級決賽。當時自己很欣慰的是能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咎于被人撞倒,而不是賽前沒有堅持訓練,導致比賽后依然沒有繼續做出努力,我屬于典型的受恐懼禁錮的完美主義者。
03 三招擺脫完美主義怪圈
也許有人曾標榜自己為完美主義者,還為此沾沾自喜,把完美主義作為自己的優點,其實完美主義弊大于利,很容易讓我們因為想維持自己的完美形象而遲遲不采取行動。
針對如何避免陷入完美主義怪圈,書中給出了三招實用有效的建議。
首先要學會改變自己的心態。要擺脫自己永不滿足的心態,樹立還能更好的心態。永不滿足的根源是宏觀上的不滿、不適及沒有希望的感覺,這種所謂的滿足只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中。
還能更好的心態意味著自己的需求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得到滿足,只要肯繼續努力,就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能讓人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持續做出改變。
要擺脫糾結過去的心態,樹立接受現實的心態。正如《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所說:人生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停旋轉起舞的連續的剎那,糾結過去的失敗只會讓自己裹足不前,過好每一個此時此刻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
放下過去、繼續前進并不是對那些你曾經傷害過的人或者做錯的事不負責任,因為糾結不放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只有接受現實才是擺脫當前困境的解決方法。
其次要積極做出行動。如果擔心犯錯而遲遲無法行動,可以嘗試運用書中所說的二進制思維模式。所謂二進制思維模式就是用0(不作為)和1(行動起來)來判斷自己是否取得成功。
比如:不把羨慕別人能夠輕易在異性面前表現得游刃有余、吸引力爆棚作為參照標準,導致自己沒辦法做出行動,而是從與心儀對象打招呼做起,就能輕松行動起來并成功完成任務。
最后選對方法很重要。如果想盡快擺脫拖延癥困擾,可以采用倒計時方法。用計時器設置好規定提醒開始行動的時間,待時間一到,立即開始行動做出決定、集中注意力完成工作任務。
當然,作者提到的微習慣絕對是必不可少的輔助策略。比如,如果你想寫一本書,那么前提是在確定好大綱的基礎上,必須每天做出完成多少字的行動。
作者之前就確立了每天寫50個字的微習慣,計時器確立的開始寫作時間一到,就立刻動手寫起來。由于他確立的習慣微小,很容易采取行動并堅持下去,結果最終很順利地完成了想出版的書籍。
《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書中作者結合心理學知識和許多真實的案例,讓我們意識到正是我們身上存在的完美主義思維阻礙我們采取行動達成自己設立的目標。只有活在當下,養成微習慣,追求一點一滴的行動才能成功擺脫完美主義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