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諸事煩憂
接著這道旨意,我便知道阿蕾與阿布王子的這樁婚事,再無回旋余地。
照例進宮謝恩,接受朝臣祝賀后,便去了雪陽殿。
昭汐此時腿腳已經相當靈便了,只是當初說的太過嚴重,所以還是得在外人面前裝上一裝的。
我看著她倚在貴妃塌上,雙眼下一片暗影,便知她這幾日不曾安睡,再看阿蕾,眼睛腫得跟個桃子似的,遣了人出去,將最壞的打算與她二人說了,二人才安下心來,當然,我們這位晉平大長公主也想要隨我們去縱馬江湖的,只是打死姐,姐也不敢帶上她。帶了安樂公主逃婚就已經讓帥大叔很難看了,更何況再順上這位嫡長公主,姐要帶上她跑也得有個名目吧?
總不能是她倆感情好,她跟著我一起去搶親吧?姐在心里瘋狂吐槽,可卻不敢在這個時候掃了這位小娘子的興致。以留著她在后宮善后為名,總算是讓她答應這回不跟著我們。但待此事了了,她這個大長公主,可是要與我們一起縱馬江湖,游歷這盛世大唐的山山水水的,姐當然得應了。
因著自月初進了長安城,至今姐都沒有時間好好逛逛這錦繡長安,想著下個月就得跑路了,這兩天姐是真心想好好逛逛的。無奈二十三日便是與高句樸烈身邊那位第一劍士采臣約斗的日子,姐依然還得去挨這位正主兒的師傅,昭汐同學此刻的心上人,銀鈴大俠的打……姐真的覺得姐的人生好灰暗。
昭汐與阿蕾睡完了一個回籠覺,考慮到我明天要繼續水深火熱的生活,再加上文秀恐怕也正在因為阿蕾和親的事而焦心,我們一行三人就去了清平坊見文秀。
僥是文秀心細,聽了我們的打算,提醒我,既然要善后,就得有一位有分量的人在殿前為我說話,這個人,自然得是身居慶云宮的皇太后了。無事獻殷勤,雖有非奸即盜之嫌,而下月初六老太太的六十大壽,自然是最好的獻殷勤的時機。所以,仔細為老太太準備一份用心的壽禮,才是重中之重。
當然,要在朝臣之中立個好口碑,與高句麗的那場架,也是得打贏的。
在我所知的大唐歷史里,我不太喜歡的那位玄宗皇帝,被梨園弟子尊為梨園老祖。仔細想了想,最別致的壽禮,當是為老太太演一出戲了,四個人一商議,便選定了《女駙馬》。姐演公主,文秀演女駙馬,昭汐演皇帝,李菁演皇后,阿蕾負責在老太太身后講解。
大致定了,我們四個人便開始憑記憶拼湊唱段、修改臺詞。等全寫完了,問題出來了:配樂的樂譜,無人能寫。
提到配樂,文秀皺了下眉,她近期的曲子,都是由她清唱后,由那位相好滿長安的風流才子秦景白所作。說到相好滿長安,怕是相好滿大唐才是。聽文秀說,長安三大樂坊之一的聽濤坊新來了位白衣女子,彈得一手好琴,請了秦景白去切磋,一連三日,秦景白都流連在聽濤坊中,不曾來過清平坊。
這貨,果然風流任性。
問文秀做何打算,文秀說:“變了心的男人,不提也罷。”
即如此,這編曲的事著實讓我腦袋又開始漿糊,昭汐卻想起一個人,這個人,我熟的很,正是我府上的杜忠良。
杜忠良還沒有來,聽濤坊中的那位白衣女子卻差人送了帖子下來,約請文秀大家于三日后在清平坊前以樂舞一較高下。人家要的,不是秦景白,而是這長安第一樂舞姬的名頭。
依照眼前這三位姐姐的習慣,這戰,自然是要應的。不僅要贏,還要贏得漂亮。山高的古風加上杰倫的中國風,最不濟咱還有秦時明月和董貞,一月一首新曲,也夠文秀唱上個三五年的。
只是,終究是缺個能識譜編曲的好手。昭汐提醒我:我這位正主兒是個琴簫高手,問題是,這位正主兒或許確實是個中高手,也能識譜編曲,但姐姐的漿糊腦袋,當真不行。還是等杜忠良吧。
杜忠良來的有點晚。
他路過聽濤坊時,看見聽濤坊今日在坊前立了個高臺,上面幾個樂舞伎正以向太后祝壽為名,在高臺上向來往的路人獻藝,所唱的曲目,正是文秀大家前段時間分別演繹過的《清明雨上》與《江湖》。《清明雨上》的曲調甚是悲涼,以此為名目為太后祝壽,恐是不妥。
既然不妥,他自然是要派人去通知齊國侯的,此刻齊國侯怕是已經派人去拆臺子了,至于到時候遇上齊國侯自家的老三會是什么景況,他就管不著了。
我不得不佩服帥大叔給我選的這位老師,手腳眼風,無一不快。
昭汐聽了自發上扯了根玉簪子下來,遞與他,賞給他的夫人。這杜忠良依禮謝了,立時進入狀態,開始聽文秀清唱,準備譜寫新曲。
只是,因著留了杜忠良在文秀處譜寫新曲,姐第二天一早不得不面對一件事,姐要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