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暑熱像個不舍得與戀人分別的小姑娘一般還眷戀著鄭州,遲遲不肯離去。畢竟再見就又是一個輪回了。
張遠在教室里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看著分別一個暑假的同學陸陸續續的踏進教室里。教師也并沒有因為人多而熱鬧喧嘩起來,再次見面的同學們沒有戀人久別重逢時的激動或含情脈脈,沒有知心朋友相聚時的互訴衷腸,有的只是大學同學之間的寒暄與問候。
上課鈴聲響起后,老師一如既往的千方百計的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讓同學們集中精神聽課,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一種辦法就是提問了,老師一說找幾個同學起來回答問題,下面瞬間安靜下來,一種無言的默契。授課老師在上面翻著點名冊,“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各種姓氏和典雅、通俗、大氣的名字在眼前排列組合成一個個年輕的面孔。
下面的同學們則是低著頭提心吊膽的等待著,一些膽子稍大點的同學就抬頭看看老師,仿佛偷拿了別人家錢物的小偷害怕被從眾人之間揪出來示眾。如果老師沒有點到自己的名字,那就在心里暗自慶幸自己躲過一劫,并且長舒一口氣嘆一句:好險啊!
被提問到的同學在聽到自己名字的那一瞬間整個人都是懵的,然后在座位上磨磨蹭蹭不愿起身。仿佛屁股被強力膠粘在座椅上面一樣,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站起身來,同時還不忘抱怨爹媽怎么給自己起了個這個名字。當然學霸并不在此列,除了學霸還有一些人也不在其中,他們不知道老師是誰,不知道講的是什么課,不知道在哪個教室上課,即使被提問起身回答也只需三個字就能搞定,那就是 “不知道”。
張遠一邊聽著老師在上面高談闊論道為什么能拍出彩色照片,一邊不時的低頭看著自己的手機有沒有新消息過來,就這樣聽著聽著后知后覺的發現還有半個鐘頭就下課了,腦子里就開始盤算著下課后去哪吃飯,吃什么了。有一個生活難題每天都會困擾著中華大地上的萬千學子,且至今仍未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每到飯點前都要去思索、去考慮、去探討的“今天中午吃什么”“咱們晚上去哪吃啊,吃什么啊”每當有人有好的提議時,眾人都會欣喜萬分如同打贏了一場艱苦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