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恰好正當此時,只見西南下空傳來一聲低嘯。一名青云袍袖的道者躡空凌虛,向這邊飛身而來。
? ? ? ? 這真人粉面烏須,雙眉緊擰,臉上略帶憂容,微罩愁云。
? ? ? ? 清虛道德真君一見,卻認得這位道長乃是同門。
? ? ? ? 微感訝異之際,他迎將上前,當即招呼道,
? ? ? ? “云中道兄。忽忽數年不見,未料今日竟能在此地得以偶遘。”
? ? ? ? 那位道長聞聲望來,也自認出了清虛道德真君,忙豎掌做了個法架,說道,
? ? ? ? “道兄,如何在此?”
? ? ? ? 清虛道德真君說道,
? ? ? ? “適才途經附近,正行之間,忽察覺到這朝歌上空,居爾已被妖氛籠罩。
? ? ? ? 此道妖氣圍迷四野,上沖云漢,甚為囂張。倘若假以時日,姑息縱容,恐怕不久之后必成大患。
? ? ? ? 為此,貧道正欲前往除之,斷絕后患,以安黎庶百姓。云中道兄卻又緣何到此?”
? ? ? ? 那云中道兄望向腳下蜿蜒盤結,猶如蛛網塵絲的各條窄巷通衢,小徑大街,搖頭微微嘆息一聲,說道,
? ? ? ? “誠如道兄此時的這一般心意所使然啊。貧道近來因在終南山玉柱洞中枯坐日長,靜久思動,故以出山到處悠游,以新眼目。
? ? ? ? 路過此地,忽察覺到妖氣四溢,因而留意。又仗著照妖寶鑒的功能,并查出了妖怪的來歷以及底細。
? ? ? ? 原來這妖孽,乃是紂王受辛新近納寵的妃嬪蘇妲己。
? ? ? ? 這蘇妲己,她原本為商湯王朝八百家諸侯之一,冀州侯蘇護家的女兒。
? ? ? ? 因被紂王受辛從曲道得知,他蘇家女子有無比美色,以此仗勢弄權,逼迫蘇護獻女來朝,以承天恩,以邀王寵。
? ? ? 豈料這蘇護先是不肯,繼而憤怒,竟在朝歌大筆一揮,以反詩題壁,表明正人端方心性的清白和拒絕賣女求榮的堅決。
? ? ? ? 受辛為此惱羞成怒,立即下詔討伐。天威震怒,火速會集群臣,合議遣將平叛之計。
? ? ? ? 但蘇護此人亦是商湯八百鎮之一,滿朝之中,多有故交。此次是非,又本曲在紂王。是以竟無人愿意擔綱此行,主動承接大任。
? ? ? ? 既然無人請命,受辛只得直接委任心腹親信,欽點三軍。特派遣北伯崇侯虎為統帥,率領重兵壓境冀州封地。
? ? ? ? 兵臨城下,兩陣交鋒。冀州方起先頗多勝仗。但終究只是一方諸侯之力,孤軍奮斗,不堪持久大戰,因此逐漸不支。
? ? ? ? 蘇護旋被隨大軍之后,受命前來招安講和的西伯姬昌以言說服,愿意罷兵停息干戈。
? ? ? ? 雙方幾經談判,最終蘇護同意獻女妲己于朝,以期功過相抵,既往不咎。
? ? ? ? 但想來,必是在妲己進朝的半途之中,其竟為妖孽荼害。該妖物借據了她的形體,以此穢亂宮中,一時妖氣沖天。
? ? ? ? 貧道洞察始末,秉著至道好仁、福利百姓之心,于前日略施術法,故弄玄虛,引起朝歌滿城注意,得以面見紂王。
? ? ? 由此為階,進而向其闡述水云心意道法,說動他將貧道一柄灌注了三十六道大羅天箓寶符的鎮妖桃木劍,懸掛于宮墻之上。
? ? ? ? 此劍上含天符法力,收降那妖精,原屬輕而易舉、水到渠成之事。
? ? ? ? 貧道因又擔心那受辛昏迷貪婪,猶要沉湎妖逆幻色之間無法自拔,于是竟不依貧道諫言,不信桃符仙劍,以致又生后變。
? ? ? ? 為一驗預估,一證究竟,所以貧道連日尚逗留朝歌,未曾他去。
? ? ? ? 昨日午時,見到妖氣已大為減弱,貧道方才稍微安了些心。豈料今日妖氣熾然復盛,猶盛于昔。? ? ? ? ? ? 呵,想是果然被那妖怪完全迷惑,喪心病狂,神志全然已眢聵。昏王竟為妖婦慫恿,終將貧道所交付斬邪的木劍從宮墻摘下,縱火焚毀了。
? ? ? ? 可惜桃木天符鎮妖劍修煉不易,貧道空有一片好心,結果所托非人。斬妖不成,平白損失一件法器。著實汗顏。”
? ? ? ? 清虛道德真君道,
? ? ? ? “此妖居然如此善于蠱惑人心!道兄持鏡,可曾照出此怪本來形象,它究系是何等妖物?”
? ? ? ? 云中道人從腰間取出一面耀目的方鑒,站到清虛道德真君身邊。微微傾斜,將熒熒鏡面,向著那下方隱隱約約、綽綽犖犖的王城宮宇照將去。
? ? ? ? 只見那鏡中先自茫茫灰白一片,空無一物。
? ? ? ? 但隨著云中道人手腕的微調移動,鏡子中竟慢慢出現一只九尾團雪的狐貍,模樣靈異,甚是奇詭。
? ? ? ? 清虛道德真君道,
? ? ? ? “原來是只千年老狐!云中道兄,不若貧道二人即刻動身,施法遁入受辛宮苑之中,一舉將此狐拿住,打出原形,斬殺此怪,永絕后患。如何?”
? ? ? ? 云中道兄搖手嘆道,
? ? ? ? “所謂‘國有不幸,必出妖孽’。道兄,想來殷湯六百年天下,天維至今,氣數已將臨絕,是以才有此般妖怪亂朝。
? ? ? ? 既然天命如此,我等怎可逆天行事?
? ? ? ? 當今昏王受辛無道,禽獸食祿。就算我等將此一老狐妖誅殺,百姓黎庶仍然還是被置于水深火熱,倒懸之中。
? ? ? ? 九州子民,命途涂炭。天下蒼生,哀鴻遍野。于此等大關捩,大轉折、大變革之非常時期前夕,已并非一二世外之士出手強行干預所能扭轉得了。
? ? ? ? 善之上善,唯有那順應天意而命世的仁君英主,才能夠剪除頑疾,拯救此等已自裹挾了整個天下蒼生的大頹勢呀!
? ? ? ? 貧道云中子,卻是遲至今日方才幡然領悟及此,實在慚愧無盡。”
? ? ? ? 清虛道德真君聽罷云中子的這一番話后,也只感妖逆生亂,若果紂王受辛不是昏庸之君,商湯氣數猶然未盡,則黎民百姓就不會被陷落進苦難的淵藪,飽受暴虐摧殘,刀兵凌壓,各種涂炭顛沛之苦。
? ? ? ? 正是因為受辛昏聵殘暴,驕奢淫逸,方才導致亂象叢生,君不君,臣不臣,相互妄動刀兵,兒戲天下,視黎元兵卒性命如同草芥。
? ? ? ? 既然事已至此,那么,即便除去了他身邊這一個冶艷魅惑的妖姬,也是無濟于事的。
? ? ? ? 只因氣運將終,大廈根基已朽,挽扶實在無從著手。
? ? ? ? 念及于此,當下清虛道德真君說道,
? ? ? ? “道兄所言甚是。貧道這時也倒想起了可能與此相應的一樁往事。
? ? ? ? 數年以前,我等相聚在昆侖玉虛宮中,聆聽天尊傳授妙法之時。天尊曾言,子牙師弟五年之后,當下山去輔佐那順應天命之人。
? ? ? ? 姜子牙師弟仙運未通,在玉虛宮中苦習勤修幾十年,寒暑輪轉,春秋交替。
? ? ? ? 他一直孜孜以求,學而不倦,不驕不躁,無怨無悔,合享數十載人間富貴。
? ? ? ? 云中道兄,從那時一至今年,已經又是五度寒暑春秋過去。姜師弟此時大業將起,他不日便將下山去了。
? ? ? ? 難道,這就是成湯昏君天數殆盡,改朝應命新主將出的預兆?”
? ? ? ? 那云中子收了照妖寶鏡,點頭說道,
? ? ? ? “道兄之所見很是。”
? ? ? ? 他微作思索狀,又說道,
? ? ? ? “既然五年之期已過,子牙師弟下山之日正在此時此刻。
? ? ? ? 清虛道兄,我等是否應前去玉虛宮,片語寒暄,替他餞行。以同門之義,給他壯勢,送他一程?”
? ? ? ? 清虛道德真君贊同道,
? ? ? ? “理當去送他一程的。”
? ? ? ? 當下真君即與云中子相伴同行,駕動祥云,興起瑞霧,一起往昆侖山,玉虛宮的方向騰空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