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多徑,碼間干擾
多徑效應
在無線信道中,多徑是指有一個LOS(line of sight),多個NLOS.在下面的模型中,我們簡化為只有一個LOS和一個NLOS。假設RBS到UE的距離為L,RBS到反射面的距離為D;則NLOS的路徑為2*D-L。電磁波功率隨距離r按平方規律衰減,相應的電場強度(可以看成接收信號電壓)隨1/r規律衰減。
Paste_Image.png
clear all;
close all;
f=1;
v=0;
c=3e8;
r0=3;
d=10;
t1=0:0.0001:10;
E1=cos(2*pi*f*(t1-r0/c))./r0;
E2=cos(2*pi*f*(t1-(2*d-r0)/c))./(2*d-r0);
figure
plot(t1,E1);
hold on;
plot(t1,-E2,'-g');
hold on;
plot(t1,E1-E2,'-r');
legend('LOS','NLOS','LOS+NLOS');
axis([0 10 -0.8 0.8]);
f=1 and L=3:
Paste_Image.png
f=1 and L=9:
Paste_Image.png
f=100e6 and L=3:
Paste_Image.png
當L=3;合成信號在f=1的時候是衰減的,但是在f=100e6的時候只增強的。在同一位置,由于反射徑信號的存在,發射不同頻率的信號時,在接收機處接收到信號有的頻率是被增強了,有的頻率是被削弱了。頻率選擇性由此產生。那什么頻率被增強,什么頻率被消弱,則要引出相干帶寬**的概念。
Paste_Image.png
當信號f改變
會導致相位變化π;合成信號的幅度就會從最高變到最低。Td為信號到達的時間差,相干帶寬Bc為1/Td。假設發射的信號帶寬較窄,小于相干帶寬,我們可以知道,信號的頻帶內受到的衰落影響基本是一致的。這時稱這樣的衰落為平坦衰落。超過了相干帶寬Bc就是頻率選擇性信道。如果信號帶寬Bs>Bc,會導致碼間干擾ISI。
碼間干擾分析
采樣時刻通常位于符號的中間,如下圖所示,增長符號時間可以降低多徑引起的碼間干擾。
Paste_Image.png
有的時候是在采樣時刻取得采樣值之后,進行判斷。有時候是在符合時間內對其進行積分。
為了消除碼間干擾的影響,可以通過插入保護間隔的方法來解決。如果是采用采樣判決的方法的化,可以插0;如果采樣積分的方法,插0的化,會導致符號周期內積分不為0;這樣的話,會為了解決ISI的問題而引入ICI。
Paste_Image.png
所以在OFDM中采用插入循環前綴CP的方法。
Paste_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