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去逛書店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沒有什么目的性,只是隨手翻翻。也許你不會買任何一本書,但如果你決定買書的時候,你會買什么樣的書呢?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買知名的書,經典的書。無論是知名作者還是排行榜書籍,抑或流傳多年的書籍,都會或多或少地被人們青睞有加,因此我們的閱讀體驗,主要由這些書籍提供。我將這些書籍稱為偶像書籍,而我們對這些書籍的青睞,則是閱讀的偶像情結。
圖書出版業也是嚴格遵循帕累托定律的。在中國,每年有超過35萬種圖書出版,但是大多數都默默無名,成為墻角的廢紙,甚至沒有拉出印刷廠,就再次成為紙漿。而排行榜前幾名的書籍,每一本的碼洋(銷售額)可能是一般書籍的100倍,甚至1000倍。
1.什么是閱讀的偶像情結?
在面對信息特別是未知信息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有兩種反應:恐懼抑或敬仰。在紙張發明之前,人們對未知信息的反應更多的是敬仰,這造就了識字階層統治社會的現象一直持續,直到紙張被發明,印刷術被廣泛應用,知識/文字普及。
知識的普及,特別是互聯網稱為知識的主要載體之后,知識唾手可得。這個情況下,知識會不會被唾棄?很明顯不會,因為人們依靠信息而活。但問題是,信息充斥人們的生活,因此信息轟炸成為人們的日常,從而對信息產生了恐懼。這就是為什么《我害怕閱讀的人》會成為深得人心的廣告。
為了應付這種信息恐懼,人們會怎么辦呢?
我們會選擇。選擇那些知名或經典的信息來源,以獲得生存和發展的可靠信息。這就是偶像情結。
2.我們為什么會有閱讀偶像情結?
正如我們所知,文字信息從壟斷走向平民化,再走向電子化,信息復制和傳播越來越容易。但是人們并不需要這么多的信息。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供大于求,量遠遠大于質的情況成為普遍現象。
對一個人來說,他所掌握的信息,可以代表他的三種東西:身份、能力和謀生工具。比如一個咨詢顧問,他會多種商業分析框架,這意味著他自己的身份是商業咨詢顧問,同時擁有提供咨詢的能力,并且這是他的謀生工具。
我們也清楚,擁有信息的質量越高,意味著身份、能力和謀生工具越強大。這種社會競爭意識自從娘胎而來,是基因里的東西。而偶像情結,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競爭獲勝。
首先,偶像情結可以提高選擇效率,降低選擇成本。
信息的生存,本身也是一場競爭,這無異于精子進入卵子的競爭一般。質量高的信息會成為信息優勝者,也會成為被人們青睞的對象。
信息需求者,也就是接收和閱讀信息的人,在偶像情結的影響下,必然會優先選擇這些信息,因為這樣效率更高,選擇成本更低。
其次,偶像情結可以讓我們更有比較優勢,也就是說更有競爭力。
偶像情結的存在,使得各個領域的高質量信息百花齊放百花爭鳴。對每一個人來說,其實獲得信息的機會和概率是一樣的,然而因為經歷和背景的不同,從而選取不一樣。加上光暈效應,總是覺得自己選擇的更好(事實上很可能也是如此),因而更加有說服力。從效果上來看,就更有優勢,也更有競爭力。
再次,因為社交需要或面子(zhuangbility)問題,偶像情結更有話題性。冷門知識和熱門知識之間,很多人會選擇熱門知識。由于人的社交性質,熱門知識就會更受歡迎,而成為談論的對象。擁有熱門知識,也更容易滿足社交的需求,甚至成為非常有面子的事情。公眾號大象公會就提供談資,提高面子的高質量信息來源。
3.閱讀的偶像情結,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從好的方面來講,閱讀的偶像情結,能幫助我們獲取更高質量的信息,并且讓我們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
偶像情結幫助我們獲得更高質量的信息。信息的甄別和選取,是信息質量和人們選擇能力共謀的過程,而結果就是閱讀偶像。也就是說,一個人有閱讀偶像情結,他會有更高質量的信息。我們說過,一個人掌握的信息質量越高,他的身份、能力和謀生工具就越優質。
偶像情結還可以幫助我們獲取更好的閱讀體驗。高質量的信息,它是被編輯過的信息。不同的編輯水平,信息呈現的美感不一樣。水平越高,美感越好。這意味著,偶像信息會讓我們有更好的閱讀,體驗不會因為低質量的信息干擾。對一場游泳比賽來說,初學者參加,觀賞性就乏善可陳,而奧運選手參賽,觀賽體驗不可同日而語。
偶像情結也有副作用。它會制造假偶像,讓人沉溺其中;它極有可能導致獨立思考喪失;它也會助長松鼠收藏癥。
真偶像是實力派,也是漂亮派。假偶像漂亮得像實力派,而人們一旦認準一個偶像,那么他就會死死追隨。偶像情結會讓偶像真假難分,而且因為選擇成本和效率問題,人們會繼續無視沉溺成本,不到墻頭不回頭,不到黃河不死心。
閱讀的偶像情結,更容易讓人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是一件苦差事,這也導致了愛思考成為了愛胡思亂想。而偶像情結產生的惡果就是,你的大腦成為別人的跑馬場。因為沒有方法也沒有能力來馴化這些信息,它就變成肆虐在大腦中的新移民,將這片肥沃的土地據為己有,并導致寸草不生。
偶像情結會讓人覺得占有就是擁有,因而不斷地如《千與千尋》里的無臉男一樣,不斷搜集高質量信息。然而我們也知道,占有和擁有完全不一樣。家里藏書千萬,不及腹中詩書百句。然而人們因為知識焦慮以及其他原因,會不斷地搜集更多的知識偶像,使自己成為只會收藏,不會運用的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