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眾籌作為其中的模式之一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目前國內眾籌的狀態相對混沌,雖然有巨頭開始顯現,但是玩法和模式依然處于不確定狀態。下面來看看目前國內主流來的眾籌形式。
什么是眾籌?
源自crowdfunding一詞,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個人或組織向群眾募集資金以支持項目完成的行為。簡單說,就是集眾人之智,籌眾人之力,圓眾人之夢,大家籌錢共同支持完成一個任務。不同的眾籌形式也具有相應獨特的特點,普遍具備的特點是:1、多樣性,即眾籌的項目類型多樣,可以是硬件、影視、音樂、公益、游戲等;2、預售性,即出資人先付款,籌資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生產制造或進行服務前期準備工作后,再給予出資人回報或收益。
2009年4月Kickstarter成立,其融資規模目前已達到19億美元,并產生了91,194個成功項目,成為全球最大最知名的眾籌平臺。而國內第一家眾籌平臺——點名時間成立于2011年,截至2013年9月底,點名時間共完成497個項目,成功239個,成功籌資總額830萬元,2014年初,點名時間有兩個項目前后突破100萬,憑借創新項目在互聯網科技圈聲名鵲起。漸漸地有更多的眾籌平臺出現,2014年京東和淘寶等都推出眾籌平臺,并誕生千萬級項目。整體來說,國內眾籌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由于眾籌能作為有效的融資途徑之一,降低融資門檻,順應國家政策的支持方向,因而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同時由于監管及發展模式的不確定,尚未得到爆發式增長。目前國內正常運營的眾籌平臺在兩百家左右。
眾籌的主要玩法
1.產品眾籌(回報眾籌)
最早一批眾籌平臺像Kickstarter、點名時間以及追夢網,都是以產品眾籌為主。即出資人對眾籌項目進行投資,當項目完成后可以獲得產品或者服務回報,簡單說就是你支持我,我用實物或者虛擬權益等作為回報。作為國內先行者,點名時間主要專注于智能硬件領域眾籌,需要籌集資金的團隊通過提交項目介紹、團隊、回報內容介紹等項目內容,經過審核之后方可上線。但重要的一點是,點名時間要求項目上線前要提供無BUG的實物樣品。而追夢網以及后來的京東和淘寶眾籌(淘寶眾籌的項目發起人需要先通過支付寶實名認證和淘寶開店認證)則去掉了這個要求,項目范圍更加廣泛,即使沒有樣品,只要有想法有創意都可以提交項目進行展示進行眾籌融資。目前京東憑借平臺優勢,已經占領過半市場,累計支持金額超8億元,淘寶眾籌也達到5億元。雖然同為產品眾籌,不同的平臺對于項目發起人以及支持人都會有不同的要求,但總體來說要求最低的是京東及追夢網一類平臺,主要采取支持項目不同金額等級來獲得相應的回報,如支持項目1元,則會獲得一個獲取項目產品回報的抽獎資格,如果全額支持產品,則眾籌項目結束后規定時間內即可獲得產品回報。我覺得產品眾籌是最貼合眾籌概念的方式,對于出資人來說參與感最好,能讓其了解項目產品詳情并參與到其中,實現大眾籌資。因為眾籌概念比較新,玩法會有所區別,對于出資人來說會比較混亂,所以點名時間在2014年時選擇把平臺重新定義成了智能硬件預售平臺,逐漸撕掉眾籌的標簽,一方面是因為平臺流量不足,最主要的是因為眾籌概念對于出資人而言相對模糊造成用戶流失。
2.公益眾籌(捐贈眾籌)
相對于傳統的公益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但是國內的眾籌平臺基本上都不是完全的捐贈形式,即使是帶有公益性質的眾籌項目,也會設有一定的回報。所以國內主流的玩法還是帶有回報性質的產品眾籌。
3.債權眾籌
債權眾籌大體上可以理解成P2P,即發起人通過平臺向大眾募集資金以達成自己的資金需求,所募集的資金是以債權的形式置換到出資人手上的并約定將來某個時候歸還債權人相應的權益,這種方式對于收益和相關的權益劃分都比較明確,模式相對清晰。所以P2P的爆發速度明顯更快更火。
4.股權眾籌
股權眾籌主要是指公司出讓一定比例股份,投資者通過出資入股公司來獲得未來收益,這種方式主要基于互聯網進行。還有一種說法是股權眾籌是私募股權的互聯網化。天使匯作為國內最早起步的股權眾籌平臺,采取的是領投+跟投的模式,截至2015年7月底已經完成近400個創業項目超40億元融資,平臺上注冊的創業者超14萬,認證投資人超2500名。由于股權眾籌相關的監管政策還不完善,容易涉嫌非法集資,而且受公司法和證券法相關限制,比如非上市公司股東不能超過200人,而如果發行證券對象超過200人就算是公開發行證券,就必須經過核準在交易所進行交易,所以注定股權眾籌不是大眾都能參與的,它的門檻較高。前段時間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對于眾籌也沒有明確規定,只是要求股權眾籌要保持“公開、小額、大眾”的特征。隨后證監會對股權融資活動機構進行專項檢查: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開展股權眾籌融資活動,但主要還是針對那些進行非公開私募股權融資機構開展的。目前天使匯、36氪、京東私募股權等股權眾籌平臺的“領投+跟投模式”是主流模式,但對于領投人和跟投人的要求都很高,以京東為例,合格投資人要求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于30萬,或者金融資產不低于100萬,領投人要求具備豐富行業經驗,至少有1個非上市股權投資項目已退出或具有自主創業經驗,因此基本上限定了玩家為專業VC和金融機構人士,收入不低于30萬的公司高管,還有金融資產100萬以上的高凈值土豪。所以屌絲基本就只能玩玩產品眾籌,股權眾籌相對來說還是高富帥的玩意。
除了關注互聯網科技類創業項目,現在很多股權眾籌平臺開始圍繞生活消費展開,因為相對來說生活類消費的融資額都較小,項目融資需求容易達成,比如需要籌集資金開一家餐館,則拿出一定比例股份來進行融資,進行收益分紅回報。
總體而言,國內股權眾籌市場因為政策還不明確,還未呈現爆發式增長,而且不同的平臺在玩法和規則上都不完全相同。作為有效融資的途徑之一,股權眾籌的潛力以及市場價值是最大的,只是需要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和落實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產品眾籌作為主流的眾籌模式,門檻低,參與度較高,而且對于京東淘寶等平臺的產品眾籌,因為流量大,受眾廣,其作用也已經不僅僅是為了融資,同時也變成了很好的營銷宣傳平臺。就像點名之間轉型創新產品首發平臺,以及游戲《莎木3》在Kickstarter上創造了最短時間募集100萬美元的世界紀錄,產品眾籌平臺不但能快速融資,也能帶來展示宣傳的效果,不單只對于創業項目,很多成熟公司和項目都開始采取眾籌的方式來進行產品推廣。而且不同的眾籌模式下,也出現了游戲眾籌、音樂眾籌等細分領域眾籌。多樣性的眾籌將來會怎么發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