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記不起來看的第一位日本作家的文章是哪個了,只記得在火車上把村上的挪威的森林看完,村上就算是第一位日本作家吧。對村上寫的這本書很有胃口,所以想再看看其他日本作家的作品。村上經常被拿來和川端康成比較,尤其是諾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那陣子,索性也就想看看他寫的書。
雪國是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文學家江的作品,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故事寫的是東京一位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與當地一位名叫駒子的藝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發生的感情糾葛。文章寫的跟它的名字一樣,凄美。我們都可以想象出一個叫雪國的地兒,但是終究一切歸于虛無,不真實。這種種不真實也是文章主人公一直想擺脫的現狀,但終究也是徒勞。美與悲往往分不開,但卻相輔相成。雪國這么美的一個地兒,縱然它充滿了故事,但也就獨自發生,然后隨之消散,大家都是過客,誰也不會記住,除非你正在經歷,就像文章里所寫的“這是一幅嚴寒的夜景,仿佛可以聽到整個冰封雪凍的地殼深處響起冰裂聲。沒有月亮,抬頭仰望,滿天星斗,多得令人難以置信。星辰閃閃競耀,好像以虛幻的速度慢慢墜落下來似的。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遠,夜色也越來越深沉了。縣界的山巒已經層次不清,顯得更加黑蒼蒼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邊際。這是一片清寒、靜謐的和諧氣氛”,這幅鏡像你可以想想,可是又有什么關系呢?
雪國我也是看完后參考了一些書評才看懂了的,而對于這本書里的另外一片文章“湖”我是真的看不太懂,湖講的是主角銀平是個有跟蹤貌美女性癖好的中年男子,通俗的說,也就是現在人們眼中的那些喜歡尾行漂亮姑娘的癡漢。書中寫了銀平的三次尾行經歷,這三次尾行的對象分別是他的學生、美麗動人卻在一個老人的包養下流失青春的女人、戀愛中的少女。文章從技術層面來說,意識流的創作手法確實挺牛,而湖則是主人公的情結所在之處。銀平的尾行欲望出于求美的本能沖動,而這種美,便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次的美,或者說轉瞬即逝的美,就如櫻花所象征那樣。而我看來,這種病態心理也是日本文化里很有意思的地方。川端康成輕言輕語,隱晦的表現美,作為沒什么文學功底的人,我實在看的比較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