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你對著電腦暢快的碼完一行代碼,長吁一口,抬起頭看到周圍伏案的身影,看到對面大廈的稀疏燈光,心里暢快的想到:又是奮斗的一天,我得趕緊發個狀態紀念一下。于是乎你朋友圈里多了一條:“夜色深、寒風沉、比不過帝都奮斗真”,心里默默地給自己的逼格打了個滿分,然后瀟灑的收拾東西回家了。
然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筆者周圍也不缺乏這樣的朋友,每天確實也特別忙,生活也充滿了小幸福,但是就是沒見到他們有什么特別大的變化。例如朋友A叔,本科畢業,一直從事IT行業,性格不錯,業余攝影愛好,朋友圈時常發一些工作感悟、逼格照片。講道理,這么看A叔算是不錯啦,但是幾年來A叔工作一直不溫不火,無緣升遷,我原以為A叔淡泊名利,名仕心性,直到有一天,A叔無意間跟我提到:“現在混的一般般,壓力賊大。”悚然一驚,我明白這才是真是世界的A叔。
信息社會,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包裝自己,不論是美顏、勵志、曬圖、裝X,都是每個人心里真實需求的反應。但是很多人美顏了、勵志了,就以為自己變美了、奮斗了,其實都是給自己服了心理安慰劑,最后的結果就是:
自己滿意,世界卻對你不滿意
自己滿意很容易,我們每天的安慰劑很多,跑步機跑步20分鐘、加班兩小時、看公眾號1小時等等,都算是我們的安慰劑,讓我們滿足,阻止我們進步(聽起來是不是很矛盾)。
看到這有讀者反駁:我就是追求自我滿足的生活狀態,每天插插花、畫個畫,我覺得我屬于當下,我不認為我生活的不好,我很滿意。
筆者認為大多數人:自己滿意的這個評價是不客觀的
多數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沒有深度的思考,在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總是以慢慢來、好好規劃、一點點進步為借口,他們認為:
“每天一點點,總有成功\學會\精深的時候”
而筆者要說:大多數每天一點點的事情,都是你因為不熱愛而給自己留的后路。而最終,你的人生就像是停止的心跳,毫無波動的走過一生,甚至極有可能跌下低谷。
也許你認為筆者故弄玄虛,也許你認為筆者道不相同,也許你認為筆者偷換概念,這都沒關系,因為筆者不是以抨擊別人觀念為生的,所以接下來,筆者簡單說明如何即讓自己滿意,又讓世界對你滿意。
1、多嘗試、多分析、發掘自己內在
18-40歲的你,多久沒有勇敢的走出舒適區了?你有那么多愛好,卻只是停留在自己看書、到此一游這些初級階段?是不是別人養貓你也養貓?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有沒有問過自己的內心。
多數人不假思索的做一件事,或只考慮簡單的因素,比如帶給自己金錢回報、帶給自己心理滿足,但是這樣真的是你擅長、喜歡并且能夠做的事情嗎?多數人連自己的優勢都只能隨大流的說:“努力、有激情、聰明”,這時候你就別指望他們能夠客觀的認識自己,更別提在此基礎上發掘自身的優勢,建立與之匹配的能力模型。
讓自己滿意的方式是隨大流的培養自己,讓世界滿意的方式是追尋自己內心的召喚。
2、客觀評價、積極付出
找到自己心儀的事情有怎樣,多少人愛好攝影,卻只敢在朋友圈曬曬?多少人愛好繪畫,卻只是在繪本上填色?
當你為一件事情付出的太少,那么你丟棄它的速度就很快,刻骨銘心的愛情、徹夜不眠的工作、激動人心的事件,總是伴隨著你前前后后的巨大付出。
為什么多數人考試都能通過,工作中、愛好中卻一事無成?面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多數人不能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做到什么程度、需要怎么做到、怎么讓自己做到,這些問題都沒有問過自己,只是單純的說今天要練習、明天要練習。
你以為自己在前進的道路上開足馬力,卻是蒙眼拉磨的驢,始終原地轉圈。
所以說:
如果你追求美貌,那請你去整容。
如果你追求書法,那請你參加比賽。
如果你追求寫作,那請你動筆寫公眾號。
......
只有盡力,世界才會對你滿意。